2020-03-14 08:07:13 来源:中国经营报
消费贷款连续两月“告负” 倒逼银行加码线上布局
本报记者/郝亚娟/张荣旺/上海报道
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令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规模连续下滑。
3月11日,央行公布2月金融数据显示,当月新增人民币信贷9057亿元,而住户部门贷款减少4133亿元,其中,以个人消费贷款为主的短期贷款延续1月的下降态势,大幅减少4504亿元,以按揭贷款为主的中长期贷款仅增加371亿元。
为应对这一情况,部分银行将精力转移至线上,比如通过在银行自身平台,或与其他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线上消费贷业务。某股份行广东分行人士表示:“近年来,银行一直推进消费贷款的线上化,但是发力程度不高,比如对线下零售贷款的投入精力远高于线上,银行相对更重视开拓旅游、装修、交通等线下消费场景;而此次疫情后,用户的消费习惯发生变化,银行加大消费贷款线上渠道的布局力度。”
个人短期贷款负增长
“以往春节过后,很多人就忙着装修,装修贷的需求很大。今年受疫情影响,即使装修贷利率有优惠,也几乎无人问津。”某城商行个贷业务人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线下消费贷业务不太乐观,目前我行主要集中精力做线上消费贷。”前述受访某股份行广东分行人士告诉记者,该行主要在与一些外卖平台、电商平台谈合作,借此多做一些分期业务,增加零售客户。
交通银行个贷业务相关人士坦言,疫情对银行线下零售贷款的影响主要是难以按传统方式开展面谈面签、办理抵押登记等。
国泰君安研报指出,随着一批消费场景“被迫”转移至线上,且持续了足够长的时间,人们诸多的新型消费习惯将在无形中得到培养。受此影响,线下消费金融业务,特别是依托于这些场景的消费金融业务也受到较大影响。
3月11日,央行公布的金融数据和社融数据显示,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057亿元,而住户部门贷款中的短期贷款减少4504亿元。而1月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34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149亿元。
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指出,2月份居民存贷款均出现负增长,居民端信用体系呈现收缩迹象,这从侧面反映了疫情对于居民生产消费活动的巨大影响;1~2月份,以信用卡、综合消费信贷为代表的居民短期消费类贷款连续负增长,3月份能否有效恢复仍需观察。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向记者分析,受疫情冲击较严重的是线下消费场景,如餐饮、旅行、实体零售、教育等,相关场景的消费金融业务也会受到抑制。
“目前来看,银行能采取的措施非常有限,且收效甚微,只能期待疫情尽快结束。因为银行本身也有大量工作人员没有到岗,线下消费金融业务没有完全恢复。此时,只能加大线上消费贷,特别是与大型电商、互联网巨头合作。”王诗强指出,互联网巨头一般都自己开展消费金融业务,这也使得银行通过外部合作获客资质较差。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建议,银行需要积极应对疫情给相关零售业务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将线下业务线上化;进一步加强线上经营能力,线下产品线上化,全面打造线上综合型银行;通过加大宣传优惠力度,全面提升网银、手机银行的活跃度;加强与支付宝、理财通等互联网机构合作,主动寻找外部线上流量,输出产品、弥补自身短板;加快形成线上业务全流程经营闭环,探索全在线营销协作能力、全在线获客能力、全在线业务处理能力的“零接触零售金融服务”模式。
深化线上渠道
某外资银行人士表示,在消费信贷方面,银行基本已经实现了流程线上化,很多银行也开展了助贷、联合贷甚至自营网贷的产品,可以说,这次疫情催化银行提供全流程线上化的零售信贷产品。
前述受访交通银行个贷业务相关人士表示:“针对当前疫情形势,我行在控制风险前提下,对线下贷款受理流程适当调整,比如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受理。同时也在研究全流程线上办理的方案。”
记者了解到,银行消费贷款线上化转型主要方式,一是利用自有平台,把银行的用户激活,二是与其他平台合作。某国有行上海分行人士告诉记者:“现阶段我行的精力主要在线上,进行线上渠道深化。”
不过,银行能否实现消费贷线上转型还取决于自身实力。王诗强向记者分析,除了少量头部商业银行,绝大部分商业银行虽然有心转型线上消费贷款,但是自身体制僵化、风控、运营、贷后催收人才奇缺,因此消费金融风控能力严重不足,导致线上消费贷进展缓慢,甚至陷入无业务可做的窘境。
在王诗强看来,银行加码线上消费贷款,需要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改变僵化的体制,配置更高级别的负责人,这样才能推动消费贷线上化。“有的中小银行不愿意承担风险,与外部机构开展助贷合作条件苛刻,导致合作困难重重,即使头部助贷平台也不愿意与他们合作。”
不容忽视的是,如果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以信用卡贷款为主的消费贷和按揭贷款会出现坏账,而这也是银行人士担心的问题。前述股份制银行广东分行人士坦言注意到这一情况后,目前采取的办法就是挑选优质的电商平台合作、内部做好风控。
谈到银行零售消费业务的发展,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过去几年中国的消费贷款和信用卡增速非常快速,这使得信用卡的不良率有所上升。“疫情的出现的确给银行零售消费类业务带来很大冲击,但从未来发展和全球趋势来看,零售类业务还是银行业长远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我国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后,消费类业务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和潜力。但从短期来看,疫情和经济下行对零售业务发展带来压力,下一阶段信贷增长还是会以基建、对公贷款为主。不过从零售角度来说,除了消费业务,银行业还需要在理财业务上发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