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0 10:07:09 来源:证券时报网
原标题:钱潮涌香江 逾千亿资金南下港股掘金
证券时报记者 孙翔峰 王蕊
1月19日,恒生指数大幅高开,持续上冲,截至收盘,恒生指数大涨2.7%,报收29642.28点。
大涨背后,是汹涌而入的南向资金。2021年开市以来,南向资金加速流入香港市场,截至1月19日,已连续11个交易日流入资金超过百亿,累计净买入逾1800亿港元。其中,1月18日和1月19日单日南向资金净买入都超200亿港元,续创港股通开通以来新高。
短期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趋势越发明显,全球投资风格转向价值投资、注重性价比,加速吸引内地资金增加对港股的配置。而内地投资机构日益成熟,投资视野愈加全球化,港股成为内地资金外溢的首选之地。
逾千亿资金奔赴港股
“港股的低估市场早有认知,但是没想到内资涌入如此之快。”上海一家私募的香港办公室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感慨,一切突如其来。
1月4日,开年第一个交易日,港股通资金净买入金额就达到134.95亿港元。随后这一数字一直维持在百亿之上。到了1月18日,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创下纪录,达到229.71亿港元。1月19日,数据再被刷新,单日南向资金净买入达到270亿港元。1月以来,南向资金净买入总额已经达到1852.93亿港元。
事实上,买入从去年四季度就已开始了。Wind数据显示,仅2020年四季度,南向资金买入港股的金额就超过9000亿港元,净买入则超过2000亿港元。
公募基金或为此次南下核心力量。在2020年爆出天量发行之后,2021年公募基金开局仍然强势不减。1月18日,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基金正式开售,认购资金近2400亿元,刷新去年由鹏华匠心精选创下的1357亿元认购纪录,再度书写国内公募发行历史。
从公募基金的动向来看,港股似乎正在成为资金的追逐方向。截至1月19日,公募市场就有工银瑞信中证沪港深ETF、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互联网ETF、银华中证沪港深500ETF、弘毅远方港股通智选领航混合、博时港股通领先趋势混合等多只港股主题基金正在或即将开始认购。
而这一趋势,似乎从2020年12月起就已经露出了苗头。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0年12月以来,全市场共成立了13只简称中带有“沪港深”或“港股”字样的新发公募基金,而在2020年的前11个月,这一数字仅为25只。
事实上,进入2021年,已有不少可投资港股的基金进入市场发售,南下掘金的队伍正在不断扩大,港股基金也开始出现“日光”爆款。1月15日,嘉实港股优势混合基金一日售罄,该基金发行上限为80亿,认购资金超百亿。根据1月19日公告,该基金最终的认购申请确认比例为51.18%,中签率仅为一半。
此外,还有新发行的多只爆款基金也将港股纳入投资范围,港股投资比例最高可达50%。例如,一日售罄的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兴全合兴两年封闭等,投资范围中约定投资于港股通标的的比例占股票资产不超过50%。
“南下资金之中,机构资金占主导,公募基金、保险资金、产业资本、私募,这些专业投资者更关注盈利和估值的匹配度,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强,对于投资标的股票的研究更有深度。”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转身向南
寻找低估资产
“钱潮”汹涌,背后是A高港低的估值差异。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19日,A+H两地上市的130家公司中,有91家公司AH股溢价率超过50%。其中不乏海通证券、中国人寿等龙头公司。
与此同时,随着2020年以来蓝筹行情持续发酵,A股“茅台们”已经估值高企,对于机构扎堆抱团的担忧也越来越多。
“当你手中有钱而不得不买的时候,总会要回归价值或者性价比,啤酒的泡沫喝多了,还是要回到威士忌或者呡一口酱香。”金库资本高级合伙人、投资经理陈钟这样形容此轮资金南下。
张忆东指出,短期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趋势越发明显,全球投资风格转向价值、注重性价比,港股性价比好于A股,否极泰来,加速吸引内地资金增加对港股的配置。
2020年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中国境内的投资者比境外的投资者对中国更有信心,优质港股多是内地公司。
“港股像是被深度挤压的弹簧,2020年AH股估值溢价率最高时约50%,而过去20年历史平均水平只有15%~20%。同一家内地公司分别在A股和港股上市,但在A股估值合理的情况下,港股却便宜了50%,明显是被错杀了。”张忆东说。
事实上,南向资金创新高,与香港市场正在发生的质变,拥抱中国新经济有更直接的关系。2018年随着港交所改变IPO发行制度,过去1年一批优秀的互联网龙头企业、新消费的独角兽、生物科技等新经济龙头在香港上市,这些A股市场所没有的优质核心资产吸引了内地的投资者。
1月8日,中国移动等港股龙头股价大跌,随后大量买盘涌入。当日中国移动低开高走,随后连续多日上涨。张忆东指出,南向资金正在成为港股市场的定海神针,体现在积极配置中芯国际、中国移动、中国海洋石油等优质核心资产。布局这些貌似有短期风险的价值股背后,是基于对这些上市公司深层次价值的分析,更是基于对中国长期发展的信心。
资金持续涌入,港股随之大涨,恒生指数1月以来已经大涨8.85%。随着赚钱效应凸显,或许有更多资金跟随进入。
“港股的低估人尽皆知,但是之前一直没有触发点带来南向资金,近期资金涌入股价上涨,部分机构会觉得长期的拐点已经出现,会进一步强化当下的行为。”九圜青泉科技CIO陈嘉禾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看多港股
“港股现在最大的优势是全面低估,既有高股息的金融地产等龙头,也有A股求而不得的互联网新贵,而且这些板块都不算特别贵。”前述私募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广发全球精选股票基金经理余昊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南向资金的偏好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看好港股中相对A股具有稀缺性的公司;另一类是看好港股中的价值股,这类公司整体估值较低,且经营稳健向上。
数据也显示,近期南向资金主要买入的个股除了小米、腾讯、美团等互联网巨头,也包括中芯国际、长城汽车、工商银行等内地行业龙头。
“全面看多港股。”张忆东表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旧经济’的价值重估以及‘新经济’的高成长阿尔法都得到南向资金的配置青睐。”
与此同时,南向资金也在寻找A股市场稀缺或者说港股市场独特的优质资产。南向资金除了配置绝对低估的蓝筹股,更多资金配置了新经济的核心资产,这和港股市场自身结构的变化有非常大的关系,一大批优质的新经济公司在港上市吸引了内地资金。
“未来港股新兴优质成长的股票将越来越多,成为传统价值股和新经济成长股双轮驱动的市场。因此,未来港股能够更好地满足内地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求,既能够享受新经济公司成长的红利,也能够满足配置型资金对于价值股的需求。”张忆东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港股一片火红的同时,A股近期却陷入震荡。以创业板指为例,近期一直在3100点左右徘徊。1月18日单日大涨1.92%之后,1月19日回调2.05%。
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对A股市场是否会产生影响?
陈嘉禾认为,A股部分个股高估已经很明确,长期来看估值向下是确定趋势,但是短期涨跌有很多原因,很难说明是否是资金流向影响。
“把港股和A股对立或者非此即彼的跷跷板思维方式,是不正确的。恰恰相反,A股和港股正在成为更加一体化、更加互补、更加相辅相成的市场。”张忆东指出,中国社会财富加速增加配置权益资产,A股和港股都受益于这个大潮流。大量资金涌入港股和A股部分蓝筹股出现“泡沫”没有很强的因果关系,主要是港股自身配置吸引力提升。
他表示,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对于A股行情没有系统性风险,不必担心港股行情压垮A股。相反,这部分资金在港股和A股之间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市场,加速发挥两个市场的连通器效应,让中国核心资产结构性长牛走得更稳健。
“2021年AH股溢价率将会收窄,不是因为A股可能会大跌,而是因为港股同时受益于内资南下和海外资金的共同增持,涨得更多。我们预测A股2021年还是小阳线。”张忆东说。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