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9 08:07:19 来源:新京报网
原标题:GDP破百万亿、人均收入十年翻一番:六关键词读懂中国经济年报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中国经济年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01.6万亿元人民币,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万亿;房地产投资、销售额刷新历史纪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与高收入国家发展的差距继续缩小;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2010年翻一番。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消费的恢复整体偏慢,全年社消同比下降3.9%,尚未实现正增长。
对于2021年的中国经济走势,有业内权威人士接受新京报采访时预测,预计2021年经济增长8%左右,一季度经济增速会达到两位数。
对于2021年的宏观政策取向,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政策不急转弯。对此,业内人士建议,2021年阶段性的财政政策安排不能大规模退出,财政赤字率不能大幅的下调。货币政策既要满足经济主体需求,又要避免“大水漫灌”式强刺激,货币信贷增长要与经济发展所需相一致,M2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逐渐回落至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关键词1:GDP
人均GDP连续两年超1万美元
与高收入国家发展的差距继续缩小
2020年国民经济稳步恢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1月18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全年经济增长2.3%,预计将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万亿,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宁吉喆介绍,2000年,我国经济总量迈上10万亿元的台阶,2012年突破了50万亿元,2020年突破100万亿元。20年内,中国的经济总量规模扩大至10倍。按照目前测算的年平均汇率折算,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7万亿美元左右,稳居世界第二,占世界经济的比重预计达到17%左右。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稳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与高收入国家发展的差距继续缩小。
其中,全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涨幅比前11个月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2.9%,略低于预期,涨幅较前11个月提高0.3个百分点;全年消费同比回落3.9%;对外贸易实现正增长,全年出口179326亿元,增长4.0%。
关键词2:房地产
房地产投资、销售额刷新历史纪录
“2021年房地产投资会下降”
2020年,投资在中国经济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8907亿元,比上年增长2.9%。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9%,制造业投资下降2.2%。此外,房地产投资、销售额双双刷新纪录——202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0%。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6086万平方米,增长2.6%,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73613亿元,增长8.7%。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环境趋紧,多地升级楼市调控政策。尤其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有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引发关注。2020年8月,对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的“三道红线”出台。2020年12月底,央行、银保监会决定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银行端“两道红线”出台,中央对房地产金融监管进一步强化。
“受房地产融资政策收紧影响,房地产投资将受到一定抑制,房贷收紧也将进一步影响个人购房需求。”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此前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20-2021)—楼市调控:迎来曙光再出发》预测,在没有重大政策转向和新的外部冲击以及疫情显著好转的情况下,预计2021年中国楼市总体有望延续平稳。从总体上看,预计2021全年商品住房价格同比增幅可能会下降,增幅维持在5%左右,商品住房销售面积同比增幅可能将保持正增长并再创历史新高,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也将会有所下降,持续保持在7%左右。
关键词3:消费
消费恢复整体偏慢
全年社消同比下降3.9%
从2020年的宏观数据看,消费的恢复整体偏慢,202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然是负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比上年下降3.9%。其中,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比三季度加快3.7个百分点。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明显低于预期,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为年内首次回落。从居民消费支出表现看,2020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名义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007元,名义下降3.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13元,名义增长2.9%。
对此,宁吉喆表示,12月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速略有一点波动,是受到几个地方散发疫情的影响。但从整个大势来看,我国消费在生产供给不断增强的同时,还是能够发挥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因素。
而在温彬看来,12月消费的波动除了受个别地方疫情反弹的影响,从具体消费项目上看,汽车消费的回落是导致本月消费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据国家统计局,12月汽车消费同比增长6.4%,涨幅比上月回落5.4个百分点,为连续5个月保持10%以上高增速后的首次明显回落。
关键词4:民生
居民收入十年翻了一番
“推动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民生大于天,过去一年,民生的保障是有力有效的,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业扩大,二是价格总体稳定,三是收入继续增长。”宁吉喆表示。
从就业来看,2020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至上年水平。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明显高于9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完成全年目标的131.8%。1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7%,与上年同期持平。
物价总体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低于上年2.9%的涨幅,也低于3.5%左右的全年预期目标。
从收入看,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继续缩小。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2010年翻一番,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56,比上年缩小0.08。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754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8%。
“下一步,要进一步推动经济稳定恢复,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进一步稳定就业,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加强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扎实做好保市场主体的工作,巩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动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宁吉喆表示。
关键词5:走势
“预计2021年经济增长8%左右”
“一季度经济增速会达到两位数”
如何看待2021年中国经济的走势?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近期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受2020年的低基数影响,2021年我国经济会出现补偿性增长。“2020年以来,我国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滞后效应仍会对2021年经济起到推动作用,我国经济会继续恢复。预计2021年我国经济增长8%左右,全年出现前高后低态势,其中一季度经济增速会达到两位数。”祝宝良说。
分类来看,祝宝良预判,2021年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会保持稳定,制造业投资恢复增长,预计2021年投资增长10%左右;2020年消费在三大需求中恢复最为缓慢,基数效应也最大,预计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会反弹到12%左右;出口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预计2021年我国出口增长5%左右,进口增长6%左右;物价上,预计2021年居民消费价上涨1%左右,工业价格出厂价格上涨1.5%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还面临一些挑战。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指出,当前内需的回升中还存在波动,消费、基建投资等恢复过程中会遇到困难,经济恢复基础尚需进一步牢固。展望2021年,疫情防控形势仍然是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的主要变量,预计全球经济将整体延续缓慢复苏走势,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这些因素将进一步通过贸易、金融市场、资本流动等途径传导至国内。“下阶段,促进消费加快回升仍然是提振内需的关键,服务性消费的复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中低收入群体就业和收入情况将影响消费走势,提升就业质量、保障居民收入仍然关键。”温彬表示。
宁吉喆在国新办的发布会上指出,中国GDP已突破了百万亿,但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仍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还比较大,创新能力仍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还需要不懈努力。
关键词6:政策
“2021年的财政政策‘不急转弯’”
“阶段性的财政政策安排不能大规模退出”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的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其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提出了,要保持一定的财政支出强度。对此,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近期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财政政策要与社会经济状况、对冲公共风险的需要相匹配。2021年的不确定性还是相当大,面临的风险挑战不亚于2020年。“因此,2021年的财政政策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不急转弯’的要求,政策调整的曲线和节奏必须是平滑的,阶段性的财政政策安排不能大规模退出。”
那么,2021年具体的财政安排可能是怎样的?刘尚希建议,首先,财政赤字率不能大幅的下调。我们不能简单认为赤字率越低就越好,它一定要和经济社会领域公共风险状况相匹配。第二,在2020年特殊情况下,我们发行了1万亿的抗疫特别国债。2021年名义上我们可以不再需要发行抗疫特别国债了,但是如果我们的财政支出要保持一定的强度的话,我们在取消抗疫特别国债的同时要在其他方面保持支出的强度和力度。第三,2021年要适当压缩地方专项债的规模,同时适当增大中央的债务,通过债务结构的调整来防风险。现在地方债务的规模和比重越来越高了,如果地方债务的规模和比重继续越来越高的话,控制整体债务风险的难度就会越来越大。
对于货币政策的取向,温彬建议,总量上,既要满足经济主体需求,又要避免“大水漫灌”式强刺激,货币信贷增长要与经济发展所需相一致,M2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逐渐回落至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结构上,要提升宏观政策的精准性,加大对制造业、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支持力度。
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