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5 21:36: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2月25日电 (记者 于立霄)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预计2023年竣工。三大建筑建成后,将成为北京又一文化新地标。
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于2019年10月28日正式开工,截至目前,三大建筑项目已完成止水帷幕施工、土护降工程及工程桩施工作业,主体结构全面冲出“地平线”。
图书馆建筑模型展示。 侯宇 摄该项目位于北京城市绿心西北部,与行政办公区隔大运河相望,是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是当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
剧院:对标世界一流剧院设计
位于大运河畔的城市副中心剧院,又名“文化粮仓”,集演艺演出、艺术创作、艺术教育、现场体验等功能于一体,其设计理念源于通州古粮仓和运送物资的船舶。
剧院建筑面积约12.53万平方米,高度为49.5米,包括歌剧院、音乐厅、戏剧院,分别设有座位1779个、1516个和1044个。项目对标世界级一流剧院进行设计、建设,将满足各类世界级演出要求。
剧院建成后将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家进行文化交流,填补城市副中心的演艺市场空白,充分体现出北京“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战略定位。
图书馆:日接待量约为8000人次
坐落于六环公园边的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又名“森林书苑”,其设计理念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赤印”,屋顶的树状建筑结构,宛如森林伞盖,以银杏树叶片为灵感来源,体现出图书馆传承知识、传播文化的功能定位。
图书馆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22.3米,设有古籍文献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架阅览区、智慧书库、报告厅等功能分区,集知识传播、城市智库、学习共享等功能于一体,日接待量约为5000至8000人次。
定位为现代大型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其核心功能将由传统的藏阅功能向藏借阅一体化、多媒体体验、素质培训等功能拓展,未来将成为立足城市副中心、辐射京津冀的实体智库和现代化的复合型图书馆。
博物馆:帆船造型尽显古运河图景
首都博物馆(东馆)又名“运河之舟”,其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以运河为线索,将历史文化融入建筑,南侧形似巨帆,高高扬起;北侧形如船只,坚实厚重,描绘出一幅运河图景。
博物馆建筑面积约为9.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35米,最高点48米,集收藏保管、开放式展陈、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文保修复等功能于一体,日接待量约为6000人次。
博物馆定位为智慧型综合博物馆,充分利用北京文脉底蕴深厚和文化资源集聚的优势,向参观者展现出北京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宝库,成为立足城市副中心、辐射京津冀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项目将于2021年实现建筑项目主体结构封顶,2022年年底实现工程竣工。届时,将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城市副中心公共服务和城市品质,充分盘活北京文化资源,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市民的多样化文化需求。(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