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18:37: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23日从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五年来中国新增湿地面积300多万亩,湿地保护率达50%以上。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生态系统和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当天,国家林草局对外公布“十三五”期间(2016年至2020年)中国湿地保护情况,统计显示,近五年中国统筹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全面提升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平。新增湿地面积300多万亩,国际重要湿地15处,国家重要湿地29处,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
五年来,中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完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立法工作,目前已形成《湿地保护法(草案)》,28个省份开展了省级湿地立法。其间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7亿元人民币,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补助、退耕还湿、湿地保护与恢复补助项目2000多个。
同时,按照湿地生态区位、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初步建立起以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的全国湿地保护体系。五年来,新增国际重要湿地15处,新增国家重要湿地29处,国际重要湿地总数达64处;新增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国家湿地公园总数达899处,湿地保护和退化湿地恢复的面积不断扩大,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十三五”期间,中国不断加强湿地监督管理,修订了《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明确了国家湿地公园的负面清单。深化湿地保护国际合作交流,深度参与《湿地公约》履约工作,海口、常德、常熟、东营、哈尔滨、银川等6个城市获得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