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12:34:3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根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2月21日,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800亿件。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实现了从500亿、600亿、700亿、800亿的四连跳。
四连跳!这份亮眼成绩单请“签收”
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增速经历了从负到正再到重回高位区间运行的转变。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快递业务量1月份低位运行,首现负增长;2月份快速恢复,转为正增长。进入第二季度,随着复工复产持续推进,快递业务增速明显加快,重回30%以上。
自9月10日达到500亿件开始,每月更是都登上一个百亿级台阶,实现“四连跳”直至突破800亿件大关。
据了解,今年第800亿件快件是一箱来自湖北黄冈罗田的土特产,将于12月22日上午送到位于湖南长沙的收件人手中。
别走,这里还有一份成绩单,等你签收!
1-11月邮政行业运行“成绩单”
1-11月,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9928.5亿元,同比增长14.4%;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8752.9亿元,同比增长29.2%。
1-11月,邮政服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2543.7亿元,同比增长12.6%;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累计完成232.6亿件,同比增长3.5%;邮政寄递服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72亿元,同比下降4.8%。
1-11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741亿件,同比增长30.5%;业务收入累计完成7869.2亿元,同比增长17.0%。其中,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110.3亿件,同比增长11.1%;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614.3亿件,同比增长34.8%;国际/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16.4亿件,同比增长27.8%。
在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之际,中国快递业的这一份成绩单格外亮眼。国内消费回暖、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中国经济的蓬勃活力正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
这个“V”,你我都有份
快递业务量之所以能够重回高位增长,离不开行业的复工复产,也离不开消费市场线上线下融合加速发展。购买、发货、送货、收货,让快递这碗水动了起来。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有多个省市和地区统筹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推出消费券相关活动,累计发放超百亿元。其中大多选择和互联网或电商平台进行合作,通过线上的方式来发放。
发放消费券以政府财政购买的方式变相给消费者打折让利,可以激励消费购买,提振消费动能。
推进快递行业发展,我们也要从“头”开始。
商家“忙”起来
有买也有卖,交易这个循环才能跑起来。从疫情期间的爱心助农,到“双十一”的电商狂欢,商家们卖卖卖的脚步从未停下。
疫情期间,武汉“解封”之后,湖北多个地区都出现了农产品滞销问题,“谢谢你为湖北拼单”活动“应声而来”,通过流量扶持、价格补贴等举措,带动湖北食品、农产品销售。
截至4月28日,苏宁易购湖北特色商品订单增长势头迅猛,累计已帮助湖北农户销售约5000万余斤农副产品,其中洪湖莲藕、秭归春橙、小龙虾、周黑鸭、热干面等均为热销单品,订单排名前五的城市为上海、成都、南京、长沙、厦门。
在四川,进入11月,本该是石榴鲜果采摘的尾声。但是在今年,当地村民一直忙着从果园转战到各大石榴冻库,挑选优质的果子。“双十一”期间,当地六七十家种植户利用电商渠道进行销售,石榴几乎销售一空。
有买有卖,你的包裹“蓄势待发”。
机器“开”起来
交易量可以从一方面为快递业的发展推波助澜,但是快递产业内的自我“加速”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0点30分付尾款,0点35分收货,我的快递怕不是邻居送的吧?”这个速度你还有印象吗?
如今,全流程智慧物流正在改变快递行业:在仓储端,有智能机器人帮助人工拣货;在干线运输环节,有大数据工具计算运输路线;在中转环节,各快递公司自动化流水线总长超过6000公里,自动化分拣设备从1层增加到4层,每小时可分拣7.6万件包裹;在末端配送环节,无人车、无人机、智能驿站、智能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日渐普及。
我们的快递,不只是说说而已。
快递“跑”起来
还记着骑着白马送快递的阿依特波力·阿斯哈尔吗?
他是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的一名快递员,经常要骑马穿越二十多公里的无人区把货品和生活物资送到村民家里。骑着白马硬核送快递,力保包裹的准时到达。
截至目前,我国邮政快递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村村通邮,全国快递网点的乡镇覆盖率达到了96.6%。
一辆辆快递车,从南到北,正在慢慢跑遍全国。
新业态“长”起来
疫情之下,直播带货、短视频种草等销售模式正在和居民购物越走越近。“无接触配送”这一要求,也让快递柜的需求量快速增长,智能自取等无接触取货方式得以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建设快速推进,全国累计布放智能快件箱42.3万组,建成快递末端公共服务站10.9万个。
加速!跑过中国快递的“最后一公里”
从买家的买,到商家的卖
从快递的快,到快递的广
“四连跳”背后的巨大活力,离不开你我的努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