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06:34:44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前11个月经济运行数据出炉 多项指标升至今年最好
国民经济恢复态势持续显现
12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就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延续着复苏进程,投资、消费、外贸呈现继续向好态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四季度经济运行增长有望比三季度继续加快,全年中国经济有望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该怎样不断巩固扩大经济恢复成果?如何继续贯彻新发展理念,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塑造竞争新优势?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六稳”“六保”政策体系持续发挥支撑效应
11月经济数据显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
主要指标向上攀升——
观察“三驾马车”,可以看到,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比1-10月份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长0.2%,增速实现年内首次转正,投资活力进一步提升。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长1.31%;同比增长5.0%,较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货物进出口总额30919亿元,同比增长7.8%。民营企业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6.4%,比上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贸易结构不断改善。
就业民生不断改善——
1-11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9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2.1%。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10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下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5%,为11年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引发关注。对此,付凌晖分析,CPI下降主要是食品价格下降导致,而食品价格下降的主因是自去年起价格突然上涨的猪肉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扣除能源和食品价格,核心CPI涨幅为0.5%,已连续多月处于较为稳定区间。
“未来,物价保持稳定也有不少有利条件,包括消费端复苏回暖,粮食实现丰收,各地持续推行保价稳供措施等,物价将持续保持在合理水平。”付凌晖说。
市场预期持续向好——
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2.1%、56.4%和55.7%,高于上月0.7、0.2和0.4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位于年内高点,连续9个月高于临界点。
不断增加的转正指标,超出预期的经济表现,这背后是一系列聚焦“六稳”“六保”、纾困企业的政策密集落地并取得积极成效。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最近一项调查显示,由于供需同步改善,加之惠企纾困政策持续落地显效,中小企业效益状况略有改善。11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87.1,比上月上升0.1点,连续五个月回升或持平,已升至今年2月以来最高点。
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0124亿元,同比增长0.7%,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11月份,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增速比10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
“我国有着目前世界上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这是经济发展长期稳中向好的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黄群慧说。
1-10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3%,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11月份,服务业进一步恢复,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0%,比10月份上升0.6个百分点。
“深化服务业市场化改革既是释放巨大内需潜力的重点,也是释放服务贸易优势以赢得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告诉记者。
进出口稳中向好,贸易结构不断改善
累计意向成交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这是上月闭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交出的成绩单。
“未来5年内,我们将在中国新增投资4.51亿欧元。”首次参加进博会的跨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表示将扩大现有生产基地,加大对中国的创新战略布局。
大订单的背后,是大机遇。今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9.0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11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0919亿元,同比增长7.8%。
“中国外贸韧性足、潜力大,企业创新能力强,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我们完全有信心实现全年外贸发展目标。”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说。
总额增长的同时,贸易结构也在不断改善。1-11月份,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5.4%,占出口额的59.3%,发挥了出口支柱作用。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9%,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
“进出口形势保持改善,我国生产供给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付凌晖认为,随着国内复工复产,经济运行逐步改善,生产的稳定增加是中国面对外部需求变化的重要支撑点。在疫情冲击下,国外一些供给受到了影响,中国由于供给的稳定,有效弥补了全球供应链上的一些堵点和断点。此外,国家在稳定外贸上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推动了外贸的便利化,推动发展外贸的新业态、新模式,也有助于外贸的稳定。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典认为,外贸基本盘能够保持稳定,对支撑我国经济在全球生产供应链受阻、国际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情况下稳步复苏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下一阶段的进出口形势,付凌晖表示,“未来中国进出口形势仍然保持稳定的基础条件是具备的,但是也要看到,在疫情影响下,外部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稳定外贸还需要继续努力。”
“国内循环必须与国际循环紧密嵌套,相互促进、协同运行,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刘典指出,稳定的进出口对于完善我国的商品需求体系与要素需求体系,刺激高质量内需,打通国内大循环起到有力支撑,有助于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形成。
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
12月11日20时0分2秒,京东商城诞生全国首单电商平台数字人民币消费。从12月11日20时-12月12日20时,京东商城有近20000笔订单通过数字人民币支付,其中最大单笔线上支付金额超过1万元。仅仅一个月前,各大电商平台“双十一”交易额刷新纪录,其中天猫实现成交额4982亿元,京东实现销量2715亿元。
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建立完备的内需体系,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
“以内需带动经济增长是我国新发展格局的中心所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跃生告诉记者,伴随着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卡券、直播等数字化工具撬动消费,今年“双十一”“双十二”销售额实现突破性增长,体现出国内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市场潜力,生动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大、韧性足。
11月份,国内市场销售持续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14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商品零售34534亿元,增长5.8%,连续5个月正增长,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1-11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105374亿元,同比增长11.5%,比1-10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
“11月份市场销售增速加快,商品零售结构继续优化;新型消费模式快速增长,网购相关商品零售额增速明显提升。”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张敏在解读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时指出。
中央政治局会议日前提出,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对此,付凌晖表示,需求侧改革是推动构建国内经济大循环格局的内在要求,推动需求侧改革也有利于释放消费潜力,只有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推动需求侧改革,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才能形成需求牵引供给,创造需求与供给高水平的动态平衡,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
进入新发展阶段,消费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带动在逐步增强,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非常明显,但是消费水平和品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近年来,我们看到新型消费发展态势良好,但在扩大新型消费中间仍有不少堵点和难点,需要通过改革来加以解决。”付凌晖表示,扩大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完善消费环境这些方面还有不少制约因素,需要通过改革的方式来加以解决。
宏观调控更加审慎,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达20924亿元。“从今年以来减税降费的执行情况看,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的目标任务能够预期完成。”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说,减税降费政策成效显现,有力促进了市场主体负担持续下降、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企业经营效益增强。
“随着经济稳步恢复,宏观调控应更加审慎,例如财政政策要更注重实效,货币政策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这实际上都有利于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长期均衡。”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说。
多位专家表示,下阶段,要继续巩固经济社会复苏向好态势,进一步加大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针对中小微企业、制造业以及受疫情影响大、困难较多的服务性行业。加大结构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内需加快恢复,同时做好对内外部各种风险的防范,为“十四五”开局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认为,面对日益严峻的外部形势,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一系列自由贸易安排,将有效提高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增强中国同东盟和区域伙伴的一体化水平,服务于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另一方面,当前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制造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恢复相对乏力,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巩固。
“我国在战疫防控、经济复苏中的表现,充分证实了‘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前瞻性、战略性和正确性。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必能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道路,为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做出中国示范和中国贡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武康平说。(本报记者 杨文佳)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