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0 12:34:2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题:-0.5%,这个指标为何由升转降?
新华社记者陈炜伟
作为反映物价变动的重要指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一直很受关注。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下降0.5%。
今年以来,CPI从1月的同比上涨5.4%逐步回落,到11月转为同比下降,CPI转降的原因是什么?物价数据为何与一些公众主观感受有差异?下一步物价会怎么走?
CPI为什么降了?
要解释CPI由升转降的原因,不得不说说CPI的构成。在编制CPI时,统计部门会选择一组固定数量的商品和服务,也就是CPI编制的“商品篮子”。
具体来看,CPI的统计调查涵盖了全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等8大类、262个基本分类的商品与服务价格。
在“商品篮子”中,不同商品和服务在居民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对CPI的“贡献”大小也不同。
今年以来,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价格是影响CPI的主要因素。去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出现比较明显的上涨,涨势一直延续到今年。这就导致去年上半年的基数较低,在与去年上半年相比时,今年上半年CPI涨幅就会比较大。今年1月,CPI同比涨幅达到5.4%,而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16%,影响CPI上涨约2.76个百分点,对指数的“贡献”过半。
近几个月,随着国家前期积极推动扩大生猪产能和投放储备等保供稳价措施效果进一步显现,猪肉价格开始下降。11月,猪肉价格比10月下降6.5%,已经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与去年11月相比,猪肉价格下降12.5%。在猪肉等主要食品价格回落影响下,11月食品价格同比下降2%,拉动CPI同比下降。
CPI降了为何一些公众感受不同?
CPI同比下降,意味着总体物价比去年同期“便宜”了。但数据发布后,一些网友表示“没觉得东西便宜了”,也有人“感觉物价还是贵”。
客观数据与主观感受之间的“温差”来自哪?记者采访相关专家了解到,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来源于平均数与个体的差异。CPI的抽样调查数据来源于全国31个省(区、市)500个市县、8.8万余家价格调查点,包括商场(店)、超市、农贸市场、服务网点和互联网电商等。尽管数据来源丰富也有代表性,但CPI编制是对分类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后得到的,这意味着其更多反映的是物价总体变动情况,个体的感受肯定会与平均数据有差异。
其次,来源于对比时期的差异。CPI的数据有同比(与去年同期相比)、环比(与上个月相比),有月度数据(11月当月)、累计数据(今年前11个月)。对比时期不同,感受也会不同。比如,11月当月猪肉价格同比下降,但前11个月累计猪肉价格同比仍然上涨56.7%。这意味着猪肉价格比去年11月是便宜了,但总体上比前两年贵了,还处在涨价后的逐步回落中。
再次,来源于物价数据的关注点不同。经常买菜的人会更多关注鲜菜和水果涨价,感觉到“姜你军”“向前葱”等价格短期波动;经常开车的人可能会更关注油价变动;中年人更关注子女的教育培训价格,年轻人则更多关注衣着、房租,等等。比如,11月,鲜菜价格同比上涨8.6%,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同比上涨1%,相关商品和服务比去年同期确实贵了。
此外,收入差异、消费习惯等,也会对公众主观感受产生影响。
专家建议,针对物价的结构性变化,一方面要加强猪肉等民生类商品保供稳价,守好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一方面要加强监测预警,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关注和帮扶。
下一步物价怎么走?
物价是反映社会总供求状况的“晴雨表”,CPI是研判物价走势的重要指标,此外还包括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等。
专家分析,物价稳定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CPI并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寻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平衡,以稳定的物价助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由于食品和能源受极端天气、地缘政治等影响容易出现较大波动,因此,观察宏观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也要参考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实际上,国际上也有不少经济体采用核心CPI作为宏观调控特别是货币政策的“锚”。
11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继续保持稳定,同比上涨0.5%,涨幅连续5个月相同。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主任郭丽岩分析,除了核心CPI稳定,从累计来看,1至11月CPI同比上涨2.7%,也在全年3.5%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范围内。此外,11月PPI降幅比上月明显收窄。综合来看,当前社会总供求关系是相对平衡的。
郭丽岩进一步分析,考虑低翘尾、高基数等技术性因素影响,短期内CPI可能延续低位波动态势,但随着新年消费旺季来临,食品、工业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可能小幅回升,支撑CPI总体平稳运行。同时,受上游经济效益改善和价格稳步回稳推动,预计PPI同比降幅会进一步收窄,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稳定物价总水平。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