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5 10:07:24 来源:中国经营报
原标题:进口冷链食品新冠阳性率总体较低 海关总署:继续加强预防性全面消毒
本报记者/孟庆伟/北京报道
进入冬季,我国进口冷链食品核酸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波及省份增多,涉及产品范围从海产品到畜禽肉类产品,进口物资被病毒污染范围从冷链食品扩展到集装箱。
11月25日下午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表示,这在一个层面说明我国在加强物防方面采取的措施是非常有成效的。“总的来看,阳性率也是比较低的。”
李宁表示,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阳性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目前国外很多国家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各种物体的表面包括食品及其外包装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而新冠病毒在低温下存活时间长,因此,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就可能成为跨境远距离运输携带新冠病毒的载体。
另一方面,各部门、各地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近期加大了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抽检,随着检测频次、频率以及覆盖范围的增加,发现阳性的概率也就会增加。
“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我国在加强物防方面采取的措施是非常有成效的,经过加大监测以及其他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应对处置,从而降低新冠病毒传播的风险。”李宁表示,总的来看,阳性率也是比较低的,截至目前,全国抽检监测的阳性率是万分之零点四八,而且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装。
进口冷链食品进到国门,口岸是第一个环节。据了解,海关总署正在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货物源头管控等工作。
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表示,为了切实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海关总署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月8日印发的《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于11月9日印发了《进口冷链食品口岸环节预防性消毒实施方案》,严格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就口岸环节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消毒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包括明确口岸环节预防性消毒的工作要求、作业流程、消毒技术规范及配套监管措施。
此外,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方案,海关部门负责按规定开展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的监测检测,组织指导进口冷链食品的进口商、海关查验场所的经营单位做好口岸环节被抽中的进口冷链食品集装箱内壁和货物外包装的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
毕克新表示,自方案发布到11月24日24时,口岸环节预防性消毒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累计160多万件,重量3万多吨,消毒范围包括被抽中进口冷链食品的外包装、集装箱、空运托盘、陆运箱式货车、散货渔船等。
“下一步,海关总署将继续按照预防性全面消毒的要求,做好口岸环节相关工作,以积极支持配合地方政府等相关各方做好后续的全面消毒,确保输华冷链食品安全。”毕克新称。
这一段时间,当发现冷链食品的包装和疫情有比较大的关联以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时发布了《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这是一个技术性文件。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与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张流波表示,这个文件对于常温条件下对低温冷链食品包装表面的消毒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是要对低温冷库里面的食品表面进行消毒,相关的技术方法正在加紧研究,希望能够尽快在短期内出结果。
进行消毒操作以后,进口冷链食品就可以安全放心食用了吗?张流波称,目前并没有发现因为直接食用这些冷链食品引起的感染,碰到消毒后的核酸阳性不要过度紧张,因为消毒能够灭活病毒,但并不是破坏核酸。
就食品消毒后是不是能够直接食用的问题,张流波提出了三点注意:第一,消毒是针对食品包装表面,所以主要是预防在流通环节可能面临的接触感染的风险。第二,目前并没有发现因为直接食用这些冷链食品引起的感染。第三,消毒是把病毒灭活,灭活以后核酸可能仍然存在,所以做核酸检测时仍然有可能为阳性,所以碰到消毒后的核酸阳性不要过度紧张,因为消毒能够灭活病毒,但并不是破坏核酸。
那么消费者接触到进口冷链食品,有易操作的消毒方法吗?
张流波在回答《中国经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个人接触到进口冷链食品,可以通过消毒来预防可能存在的接触性传播,包括手消毒、对可能接触到的冷冻食品里用的炊具,如刀、砧板应该及时清洗,消毒也很关键,但在清洗时应该防止飞溅。
对于刀、砧板可以用加热方法消毒,比如用开水烫、煮,或者用60摄氏度的水浸泡一段时间。也可以等它干了以后,喷75%的酒精或者含氯消毒剂,就可以完全达到消毒的效果,这个时候这些东西也就安全了。案台也可以考虑用酒精、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还要注意这些残渣要及时收集起来,及时送到垃圾收集点。
进入冬季以后,全球疫情日趋严峻。截至目前,全球累计超过5890万人感染,近30天全球日均新增确诊病例超过50万例。
近期,我国境外输入病例来源国家不断增多,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近30天,累计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8例,是此前30天的7.5倍。多数病例来自聚集性疫情,疫情传播呈现出“从物到人”和“从人到人”并存的特征。
对今冬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吴尊友在发布会上给出了他的研判。
他表示,11月以后,全球每日报告数经常达到60万以上,我国近期像上海、安徽、天津、内蒙古都报告了零星病例,这些零星病例的出现,大家有一种感觉就像病毒在敲打着国门,有一种破门而入的感觉。
“进入冬季以后,应该说全球疫情形势不乐观,全球面临着大考,中国也面临着大考。”吴尊友称,在全球疫情严峻的大环境下,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期待,如果要期待中国不发生疫情,这个期待就有点高。如果零星病例发生,是常态化防控下的正常现象。
他表示,现在进入冬季,接下来又是春节的人员大流动,只要人群中没有感染者就不会发生重大的疫情。
“总结过去11个月的经验,我们有信心防止出现疫情卷土重来,防止出现2020年初那样的严重疫情。”他强调,做到这些还是要把科学防控的措施综合应用,概括起来是科学防控、精准施策、集中发力、突出重点,使得我们的防控措施“精准狠”,能够及时发现,能够第一时间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