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09:34:24 来源:第一财经
央行最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时隔一年多重提“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首提“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透露出新动向。
11月26日,央行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相比二季度报告内容多有新表述。其中,对于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报告要求,重视预期管理,保持物价水平稳定。处理好内外部均衡和长短期关系,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报告首次提出“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体现央行对金融稳定问题的关注,预计后续稳定宏观杠杆率将逐渐成为政策重点。宏观杠杆率的稳健也体现跨周期调节之要义,为下一轮经济周期波动预留更大的政策空间。
具体到货币政策层面,报告除了重提“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还提出“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基本匹配,支持经济向潜在产出回归”。
货币政策重提“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
对于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取向,报告依然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但与二季度报告内容相比,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表述。
比如,继2019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后,此次报告重提“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今年二季度报告中“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调整为“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基本匹配”。具体如下:
作为下季度货币政策走向的风向标,上述表述的变化释放了哪些信号?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趋紧?
根据IMF预测,我国将是今年全球唯一取得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随着经济持续复苏,从5月起,宏观政策取向明显变化,货币政策已基本回归常态。
一方面不再出台新的刺激性政策举措,特殊的、阶段性的政策在完成使命后也逐步退出;另一方面,金融强监管不断加码,风险处置力度不断加大。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第一财经表示,货币政策在疫情初期加大流动性投放,效果显著。随着经济企稳回升进入恢复性增长通道,流动性投放、节奏、规模有所收紧,市场利率随经济基本面有所回升,但还是保持了流动性的合理充裕,货币政策还是保持稳健基调。
“短期看,央行降准概率明显下降,更多通过‘逆回购+麻辣粉’等货币政策组合工具保持市场短中长期的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央行还会通过再贷款再贴现的工具,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这些工具都体现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灵活适度和精准导向。”温彬称。
报告强调,增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直达性。重视预期管理,保持物价水平稳定。处理好内外部均衡和长短期关系,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维护金融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完善债券违约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
近期多起AAA级国企债务违约事件持续发酵,地方政府救助预期落空、相关主体“逃废债”嫌疑,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
在债券市场违约现象频发的背景下,11月21日,国务院金融委第四十三次会议明确表态,对债券市场上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各类逃废债行为秉持“零容忍”态度,要求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切实履行责任,强调各类市场主体必须严守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提出健全风险预防、发现、预警、处置机制,加强风险隐患摸底排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三季度报告表示,积极完善债券市场管理制度建设,促进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标准统一。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完善债券违约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统筹监管,实现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落地,持续推进托管行和交易报告库建设,确保金融市场整体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积极稳妥推动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整合入市渠道、优化入市流程,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资环境。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认为,考虑到宽松政策退出、信用环境边际收缩,加之经过本轮违约,地方国企信用债估值定价面临重构,区域、行业、等级信用利差将出现更大分化,敏感地区或行业内的弱资质国企面临融资难度提升导致违约风险加大的可能性,预计明年信用风险将会边际上升,且信用风险向地方国企及高等级企业迁移的趋势还将延续。但另一方面,监管层也强调政策调整要基于对经济状况的准确评估,不能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果,也不能出现“政策悬崖”。金融委会议也明确提出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表明未来信用收缩的节奏将较为缓和,信用基本面显著恶化的可能性不大,对明年债市的违约风险不必过度担忧。
汇率步入升值通道,引导企业树立“财务中性”理念
5月底以来,人民币汇率步入快速升值通道,半年涨约6000个基点。
对于人民币汇率,此次报告在专栏3“走向更加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进行了详细阐述。报告指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将继续坚持市场化方向,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增强汇率弹性,注重预期引导,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下实现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人民币汇率迭创年内新高,也给企业外汇套保带来新的考验。企业应如何预防汇率风险?
报告强调,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引导企业树立“财务中性”理念,通过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引导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为基于实需原则的进出口企业提供汇率风险管理服务。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和基础设施,提高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使用中的便利化程度。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此前表示,企业应树立风险中性理念。第一,要改变人民币汇率不是升就是贬的单边直线性思维,树立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意识。第二,要合理审慎交易,对汇率敞口进行适度套保。第三,要尽可能控制货币错配,合理安排资产负债币种结构。第四,不要把汇率避险工具当做投机套利工具,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李超认为,近期央行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由20%下调为0,银行陆续主动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有助于人民币汇率机制市场化推进。预计未来人民币保持升值概率大,疫情后我国经济相对全球占优,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中美利差走阔;我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供需结构发生变化;美国内部矛盾升温,中美博弈阶段性弱化均是人民币汇率的有利因素。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