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1 06:34: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湖州11月10日电(记者 黄慧)浙江全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现场推进会10日在浙江湖州举行。现场,浙江全面启动以数字化转型、集群化发展、服务型制造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全力创建全国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示范区,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翻开传统制造业发展新的篇章。
现场,浙江省长郑栅洁指出,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的核心任务是数字化、集群化、服务化,通过3至5年的努力,实现浙江全省传统制造业量质齐升。
1.0版的3年改造提升之路
2017年,浙江率先启动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自此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空间整合、园区集聚、倒逼整治。10日这场会议的召开意味着,浙江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从1.0走到了2.0。
拥抱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之前,浙江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单”?浙江省经信厅厅长徐旭介绍,浙江产业数字化指数位列全国第一,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上榜数全国领先,传统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53.7%,传统制造业对浙江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8.8%。
记者了解到,三年多来,浙江以“亩均论英雄”实现“腾笼换鸟”,以智能化改造提升行业竞争力,以锻长板补短板增强产业链韧性,以精准服务优化传统制造业发展环境,由此发力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
浙江在全国率先启动“亩均论英雄”改革,实施以亩均效益为依据的制造业企业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机制,完成全部规上和用地3亩以上的规下工业企业共112879家的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同时,该省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亩均税收1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下低效企业改造提升,整治“低散乱”企业超12.3万家,腾出用能500多万吨标煤,盘活土地40余万亩。
再如浙江以智能化改造提升行业竞争力,具体而言,其推进“机器换人”和智能化技术改造,开展分行业智能化改造试点,实施万企智能化改造诊断计划。据悉,2019年以来,浙江千亿技术改造投资工程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共计7000项,完成投资2870亿元。在推进“互联网+制造”“企业上云”方面,该省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210家,上云企业超39.8万家,建成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14家、未来工厂10家,拥有在役工业机器人10.3万台。
在浙江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过程中,也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企业实践。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表示,近年来,正泰积极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号召,产业实现了从前端供应链到中间生产制造过程到终端用户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型,同时引领带动一大批产业链相关企业智能化转型、数字化提升、协同化创新和集群化发展。
深耕制冷行业30余载,浙江星星冷链集成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推进产业技术变革、生态化布局、全场景服务,走出了一条由传统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之路。浙江星星冷链集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仙斌说,星星冷链以创新提升产业“高度”,以智能提升产业“智度”,以服务提升产业“广度”。
聚焦数字化集群化等发力2.0版
随着时代发展,新阶段带来了新特征和新任务。处于当前这一时期,浙江传统制造业亦面临着诸多新的考验。浙江在思考,如何打通供给与需求,贯通消费与制造,提升产业基础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徐旭介绍,浙江将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新智造;全面推动集群化发展,着力强链补链;全面推动服务型制造,深化业态融合;全面推动集成式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记者了解到,关于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新智造,浙江将强化新模式培育,强化工业互联网赋能,强化数字化改造,强化“未来工厂”。从新模式培育来看,浙江将培育基于平台的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推广“犀牛智造”,以数字化驱动产业链和产业生态重构,推动传统消费品产业向基于“柔性快反供应链”的时尚产业转变,努力实现云端一体、数字赋能。
以强化“未来工厂”建设为例,聚焦汽车及零部件、低压电气、家用电器、现代纺织、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浙江将以“揭榜挂帅”方式开展遴选培育,到2022年底,努力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累计创建200家左右“智能工厂”、30家左右“未来工厂”。
徐旭表示,浙江将全面推动集群化发展,着力强链补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培育“415”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创新型企业。浙江还将全面推动服务型制造,深化业态融合,包括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培育新模式新业态等。到2022年,浙江要新培育浙江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100家;积极推进共享制造平台建设,培育发展“平台接单、按工序分解、多工厂协同”的共享制造模式,建设具备共享制造能力的车间、工厂20家。
此外,该省还将全面推动集成式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策集成,优化惠企服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据悉,浙江下一步将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打造特色制造业集群,加大项目招引和投资,提升制造业平台能级,大力培育单项冠军等。(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