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9 06:34:19 来源:新京报
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金融和房地产才有出路
专栏·关注五中全会系列
均衡发展既是解决旧的结构性失衡问题的关键,也是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短短一句话,引发很多人关注和解读。有的人认为,房地产业的春天又来了,有的人认为,重点讲的是均衡,等等。
在我看来,这句话字数虽然少,但包含了三层关系:指出了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的要害;明确了金融、房地产和实体经济的关系问题;为金融、房地产未来的发展划出了发展空间。因此可以说,这句话的表述里包含了一种递进关系。
点出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要害
首先要看到,“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点出了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的三个关键。
梳理当下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失衡表现,哪个都离不开金融、房地产和实体经济自身。比如,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失衡。实体经济融资难的同时,大量资金沉淀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或者在套利金融中寻利,就是一个表征。
又如,金融与房地产之间也存在失衡。这几年在“房住不炒”总基调下,房地产调控已逐渐从临时性调控转向建立长效调控的新阶段,但金融与房地产之间的失衡问题仍然存在,甚至还有所增加。
一方面,此前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的后遗症还远没有消除,一些房地产企业负债率过高扩大了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忽紧忽松的房贷政策,导致金融资金无法满足刚需型和改善型住房需求。
再如,实体经济自身也存在失衡问题。此前的去库存化要解决的就是供需不匹配的问题,随着公众生活质量的提高,现在又多了庞大的产能体系能否在满足中低端需求的同时,满足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的问题。
这些问题,既是解决旧的结构性失衡问题的关键,在新的五年,也是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
厘清金融和房地产“虚实”迷思
“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还提醒我们,要认清金融和房地产“虚实”属性。
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不可能完全是“实”的,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强化了金融“脱实入虚”的特性。但是,不管金融如何发展,不能只有虚拟金融的发展,只有套利金融手段的发展,只有与实体经济无关的发展。否则,必将酝酿出新的金融风险。
房地产也一样。房地产不可避免地会成为投资标的。但是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房地产业带上了过多的金融属性,成了套利工具,走向了“脱实入虚”的道路。“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的表述,把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并列,其实足够严厉,表明了金融属性过多的房地产不属于实体经济的含义。
这就厘清了长期以来认识上的两大模糊之处:金融未来的发展是走向“虚”还是“实”?房地产属不属于实体经济?现在我们清楚地知道,不能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的金融和房地产,没有出路。
强调经济发展要有规则、能均衡
当然,既然说“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就是指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一样,都还是要讲发展。只不过,发展空间是有规定场景的。
以金融为例,不可能放任不要监管的发展。这既有风险也有违市场公平。假如只要求银行业遵守巴塞尔协议的银行资本和风险监管标准,以及国内的各项监管,而放任互联网金融发展,就可能导致银行资金大量错配,套利手段翻新,次级债等风险急剧升高。市场化配置资金不会被压制,但风险不可控、无助于实体经济和民生的发展。
再以房地产为例,“房地产的春天”是不是会回来,不会再由高杠杆化的资金刺激决定,而是要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能否促进住房消费决定。可以预期,未来房地产将更强调其商品属性和带动消费的属性。今后房地产发展的空间,在于能否促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加快城乡多样化住房的互通等方面。
一句话,发展的春天就在眼前,关键是要有规则、能均衡。做企业的应该看到这一点,当然,制度也要做好跟进的准备。
□徐立凡(专栏作家)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