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2 21:36: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回眸)中国贫困县打破“米钱不准买面”的僵局
中新社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 赵建华)“买米的钱,不准买面”“专款专用,不准挪作他用”——这是中国财政预算资金管理多年来执行的原则之一。专款专用,可以预防贪念——假借专项资金之名,侵吞财政资金。
但也限制了财力原本局促的贫困县集中资源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手脚,使一些财政涉农资金躺在账上睡大觉,资金项目安排碎片化。为了解决这些弊端,“十三五”期间,中国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打破“米钱不准买面”的僵局。
由财政部牵头,将中央13个部门管理的包含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内的20项涉农资金的配置权完全交给832个贫困县,由贫困县因地制宜自主统筹安排资金项目,聚焦短板弱项精准发力。
“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格局逐渐形成。在贫困县,修建水库的批复资金,可以酌情用于更急需的公路修建。财政部农业农村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16-2020年6月,全国832个贫困县累计统筹整合使用各级财政涉农资金规模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各县年均整合资金规模超过3.6亿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粮草军需”。
近年来,中国贫困县获得的资金支持越来越多。2016-2020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连续5年每年新增200亿元,2020年达到1461亿元。各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围绕培育和壮大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改善小型公益性生产生活设施条件,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等方面安排使用资金。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贫困革命老区脱贫攻坚资金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十三五”期间累计安排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100亿元,用于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最密切、直接促进贫困户增收的项目。
大把金钱洒向贫困县,资金效率如何?中国财政部表示,通过建立扶贫资金总台账,推进阳光扶贫、廉洁扶贫,指导地方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落实扶贫资金使用部门绩效管理主体责任。改变了以往“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探索形成了财政资金管理新格局。
近年来,审计查出的问题扶贫资金占抽查资金的比例由2013年的36.3%下降到2020年的1.5%。其中,资金贪污、侵占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占比由2013年的15.7%下降到2020年的0.19%。(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