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4 06:34:43 来源:第一财经
数字政府建设迈入“深水区”,数据流通共享难题待解
伴随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的日益成熟,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数字政府建设迎来全新发展。
尤其是在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方面,中央近日发布文件,对作为先行示范区的深圳提出了新的试点要求,包括率先完善数据产权制度、试点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研究论证设立数据交易市场等多个方面。
目前来看,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已步入加速发展的数据化时代,围绕政务数据的多维度创新方兴未艾。《2020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排名比2018年提升了20位,特别是作为衡量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核心指标的在线服务指数,排名大幅提升至全球第9位。
赛迪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所长兼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副主任吴志刚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基础已具备,“骨架”已经搭起来,但发展仍不足,“循环”仍不畅。我国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数据资源供给不充分、数据应用不平衡现象明显。
当数据驱动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特征,如何充分发挥政务数据引领作用推动治理模式转变,进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成为数字政府建设关键问题。
数字政府建设遍地开花
对于深圳在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方面,日前公布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提出,率先完善数据产权制度,探索数据产权保护和利用新机制,建立数据隐私保护制度。试点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支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据平台,研究论证设立数据交易市场或依托现有交易场所开展数据交易。开展数据生产要素统计核算试点。
吴志刚告诉第一财经,深圳先行示范区这一尝试,正是在解决数据要素配置过程的难点和痛点问题。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数据具有可复制性、可重复使用、重复加工可产生新数据等特性,加工后的数据产权究竟归谁,如何实现数据市场交易?需要建立新的游戏规则和制度体系来保障数据的流通共享。
“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首先要‘明权责’。”吴志刚强调,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涉及的主体众多,在整个数据的共享和流通过程中,平衡好各方权、责、利是关键,既要让数据安全、又要让数据畅通流转。同时,要进一步明确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主体责任、安全义务及相关权益等,确保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权利清晰、责任明确,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由“量变”向“质变”升华。
如今,加快建设“数字政府”的举措在全国遍地开花,数字化应用场景全面推开。在司法服务领域,智慧法院建设正在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依托新技术,智慧法院以高度信息化方式支持司法审判、诉讼服务和司法管理,实现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
“智慧法院建设能够进一步优化司法服务,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述元表示。截至8月30日,中国裁判文书网累计公开文书1亿篇,累计访问量突破480亿次。基于微信小程序研发“中国移动微法院”,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方便、快捷、优质的诉讼服务,并且实现了跨域立案。
在金融领域,银行正在围绕“优政、兴业、惠民、助农”主题,探索政银合作的智慧政务建设新模式。据中国建设银行党委副书记、监事长王永庆介绍,建设银行正在利用智慧政务综合服务平台打造百姓身边的“政务服务大厅”,缓解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问题。依托金融科技力量建立“惠懂你”“云税贷”等普惠金融新模式,提升数字政府服务效能。
尤其是疫情期间,“健康码”作为数字技术在疫情防控领域的一次创新实践,正是我国数字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在12日举行的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政府分论坛上,据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主任卢向东透露,全国“健康码”累计申领近9亿人,累计使用超过400亿人次。
“疫情成为了数字政府建设的助推器。”这一观点成为多位参会嘉宾的共识。
“这次‘数字抗疫’的成功实践,是对我国近年来数字政府建设成效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显示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良好基础和巨大潜能。”卢向东表示。他认为我国在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方面已经具备良好的条件支撑,具体体现在技术应用不断深化、创新实践不断丰富、平台支撑不断强化和政策体制不断完善。
数据治理有待深化
从不同区域数字政府建设程度来讲,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数据治理中心主任张小劲教授认为,经济发达、数据密集、数据质量高的地区,数字政府建设相对更好。相应的,数字政府发展越好,便企措施越到位,也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而伴随数字政府建设迈入“深水区”,如何以业务协同为牵引,加强数据共享统筹协调力度,建立健全全国一体化政务数据共享服务体系,以阿里巴巴、中兴、华为、太极计算机为代表的科技公司正在探索。
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认为,传统智慧城市建设缺少城市治理体系和技术体系的支撑,每家企业都在强调单个技术,但如何将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在一起,在城市大脑中枢架构组织下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很多机构并没有思考清楚这个问题。
数字化时代,政府治理模式也发生巨大变化。“因为大数据、云计算、更便捷的访问方式,使得之前单一化的、以政府为主的治理模式,变成包括普通民众、企业也可以全方位参与的治理体系,这是我国治理能力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非常重要的体现。”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吕翊强调。
反观当下,由于群众需求资源分散和数字政府运行机制不完善等原因,我国数字政府建设仍面临“数据孤岛”问题,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质量不高、数据安全隐患,都成为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潜在挑战。
以业务带动数据流动,将政府数据、社会数据及行业数据进行跨界融合和共享开发,中国联通正在进行相关尝试。据中国联合网络通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飚介绍,在数字广东政务大数据治理方面,参与方首创了政务数据管理“1+2”新模式,即在广东省政府统筹下,中国联通作为数据管理治理方,与数广公司建设运营方、公安部三所安全审计方,形成三方“管运审分离”、“共建共治”的创新格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军认为,数据是构建数字政府业务的核心,数据融合共享是实现数据价值的关键。建设数字政府则应从当前制约数据共享的“梗阻”顽疾入手,逐步解决数据的标准化、通道、权责及更新等问题,打通数据共享的各个关卡,实现数据共享“一路畅通”和共享共用。在此基础上,还要构建完整的大数据治理体系和数据安全保护机制,加强数据治理和安全保护,进一步推进数据的深入挖掘和智能化应用。
从“一窗通”、政务秒批、不动产登记,到防疫健康码、 智慧停车、远程问诊等,围绕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典型应用开展试点示范,将成为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攻坚战”的重要任务,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有望实现整体突破。(作者:邱智丽)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