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4 09:45:29 来源:环球时报
本报驻新加坡特约记者辛斌本报记者李司坤
东南亚国家新加坡由于土地稀缺,90%的食品需要进口,因此很容易受到粮食短缺和价格波动的影响。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人们争相囤积物资,形势愈加严峻。据美国CNBC网站20日报道,一些新加坡初创企业投入研究和生产“人造肉”“人造海鲜”等,以推进该国食品“自给自足”。政府也给予了广泛支持。
近年来,人造肉因其更绿色环保并且符合消费者健康饮食的消费习惯,日益被资本热捧。市场调研公司MarketResearchFuture在今年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预计,到2025年,全球植物性肉类(人造肉)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约164亿美元,其在2019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4.17%。知名投资机构伯恩斯坦的分析师认为,人造肉市场潜力非凡,未来十年仅美国市场就有望达到405亿美元的规模。
在市场诱惑下,国内外都涌现出一批人造肉公司,加速研发,扩大市场。有“人造肉界第一股”之称的BeyondMeat公司于2009年创立,现以6.8%的市场占有率在全球市场排名第三。作为BeyondMeat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人造肉公司ImpossibleFoods近年来也在不断强化其在市场及资本上的布局。上月,该公司刚完成2亿美元融资。
中国国内传统素肉企业也开始加速转型,合作创新人造肉产品。目前,中国做素肉业务的企业包括深圳齐善食品、江苏鸿昶食品和宁波素莲食品等。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人造肉市场仍处于萌芽期。“目前整个行业更多还是处于一个教育市场、教育消费者、追逐融资的状况,”深圳齐善食品有限公司市场部高级经理周启宇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信通过宣传,很多人会注意到这个领域,并看到这个产业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前景。
在新加坡,当地一些初创企业正利用天然成分和细胞培养技术帮助本国打造食品生产链,其中包括来自“TurtleTree”实验室培育的人造牛奶,“ShiokMeats”的人造虾肉和“Life3”生物科技公司的植物蛋白。据新加坡农业食品科技创投平台旗下“AgFunderNews”网站报道,新加坡政府“30-30”计划的目标是到2030年让这个城市国家30%的营养需求在国内生产,重点放在水果、蔬菜和蛋白质上。如果TurtleTree的技术能在新加坡得到推广,就不需要去澳大利亚或新西兰进口牛奶了。
“ShiokMeats”联合创始人之一桑迪亚·斯里拉姆援引其团队所做调查的结果表示:“新加坡的消费者很开放,有兴趣了解更多基于细胞技术的海产品,而且愿意尝试。”她说,新加坡对实验室培养的食物并不陌生,它是第一个批准ImpossibleFoods的植物性汉堡和皆食得公司用绿豆做成鸡蛋的东南亚国家。除了消费者买账,新加坡政府的广泛支持也使该国成为替代蛋白公司的理想市场。CNBC称,新加坡政府将划拨超过1亿美元用于支持食品研究项目,涉及都市农业、人造肉和微生物蛋白质等。
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秘书长薛岩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加坡本身的资源有限,因此该国一直比较重视自给自足,并把它作为自身的一个国家战略。几年前,淡马锡就开始在新蛋白领域疯狂布局,在肉、蛋、奶多个领域都有涉及。此外,新加坡在这一科研领域中有着比较优惠的政策,包括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的补贴。所以他们在新蛋白食品研发领域应该说走在了亚洲乃至全球前列。薛岩同时指出,新加坡受到自身区域的限制,“很多新加坡企业比较早就开始从事新蛋白食品的研发了,但目前从新加坡走出来的企业还不多。”
谈起新加坡的人造肉及新蛋白食品市场,周启宇对记者表示,新加坡市场规模虽然不够大,但新加坡在资本方面的灵活度更大,对东南亚地区的国际影响力也更好。“未来如果说我们可能要走向国际化,或者在东南亚深耕,新加坡是一个比较好的市场选项。因为当地华人较多,而且资本比较活跃,对国际信息的接受程度也较高,饮食习惯等各方面都比较容易沟通。”▲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