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5 09:45:00 来源:环球时报
本报驻印度特派记者胡博峰
据印度当地媒体报道,自9月1日开始,所有进口至印度的儿童玩具将强制执行该国的“质量控制标准”。对不符合该标准的商品,印度质检部门有权力直接拒绝清关。8月30日,印度总理莫迪在直播节目中表示,印度未来可以成为全球重要的玩具生产基地。自今年5月中印边境对峙以来,印度政府就通过各种方式试图让中国企业和资金远离印度市场。印度民间也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抵制中国制造”运动。事实上,“如果没有‘中国制造’,印度社会可能会立即停摆”,印度海德拉巴大学教授穆斯塔法对《环球时报》记者如是说。他指着自己的书桌解释道:“我用的电脑是‘中国制造’、鼠标是‘中国制造’、就连接线板也是‘中国制造’……如果没有‘中国制造’的话,至少我的工作就要先停下来了。”
穆斯塔法认为,当今是全球化的时代,对很多普通消费者而言,性价比是购物的首要考虑因素,“而中国商品恰恰兼具了物美和价廉的双重属性”。他说,中国有更多更熟练的产业工人,单一产品的平均生产效率是印度的1.6倍。而且“男女平等”的概念在中国已深入人心,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高达70%,但这一比例在印度只有34%。此外,中国还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庞大的产业集群和成熟的市场环境。但他也直言,尽管中国制造业遥遥领先印度,后者也有其优势,如人口平均年龄比中国“年轻”近12岁(中国38.4岁,印度26.8岁),英语普及程度高、劳动力成本低廉等。在穆斯塔法看来,“印度制造”是有机会与“中国制造”平分秋色的,“但这还需要一段时间”。
阿瓦史迪是一家印度从事平板玻璃进口贸易公司的老板。他说,受新冠疫情、印度国内经济低迷和“抵制中国商品”运动的多重影响,今年不得不大幅减少从中国进口的数量。他表示,从中国大陆进口的产品质量优于东南亚国家和台湾地区生产的同类产品,价格也相对公道。他告诉记者,如果印度未来通过提高关税或者质量标准等方式变相打击来自中国的产品,“那就会考虑其他替代渠道,毕竟玻璃哪里都能造”。
不过,对印度出口的“中国制造”中也有不少自己的“一招鲜”,比如原料药、电子元件、汽车轮胎等。中印边境对峙后,印度政府突然将汽车轮胎列入限制进口商品类别,但还不到3个月时间,不少印度本土和外国汽车制造商已经坐不住了。据印度《铸币报》报道,为缓解现代、本田、斯柯达、巴贾杰(印度本土车企)等企业生产紧张状况,印度外贸总局决定向上述公司颁发从中国和其他国家进口汽车轮胎的许可。报道称,对于部分从中国进口的汽车轮胎,印度本土并不具备生产能力。
根据联合国国际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资料,印度2019年从中国进口总额约684亿美元的商品,其中电子设备、机械部件、有机化学品、塑料制品和化肥占据排名前五的位置。如果印度真的决定与中国彻底在经济上“脱钩”,禁止进口这些中国产品,恐怕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自给自足,也难以快速找到性价比与“中国制造”比肩的替代来源。
印度记者塔库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环顾四周,从手机到吹风机,几乎生活中的一切必需品都或多或少与“中国制造”有关,“它们中有些也许不是直接从中国进口,但你总会发现至少有几个零件来自中国”。她说,除了手机、电脑、玩具、灯泡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外,印度最大的数字支付平台Paytm、知名在线购物网站BigBasket、食品配送应用程序Zomato、网约车平台Ola、电子商务网站Flipkart、教育初创企业Byju’s都有中国投资背景,“如果真的‘抵制中国制造’,那这些所谓的印度本土企业也要一起抵制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