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1 21:35: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9月1日电 (记者 王恩博)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业迅猛发展,但商业住房保险渗透率和覆盖率很低,存在极大保障缺口。瑞士再保险瑞再研究院1日公布的一份报告建议,中国商业住房保险发展应结合国外经验和中国市场独有特点,解决由于保险缺位而导致的国家财政压力,以及由于保障不足而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
报告指出,商业住房保险缺位和不健全,使城镇住房在火灾、爆炸、自然灾害等威胁之下面临风险保障缺口。中国市场多个案例表明,由于许多事故无责任主体,或责任主体无偿付能力,索赔难度极大,居民实际损失只能由政府代为补偿,这一方面会造成政府财政压力增大,另一方面仅依赖政府有限补助,亦无法充分补偿居民灾后实际损失。
瑞士再保险中国总裁陈东辉介绍,瑞再研究院数据表明,中国的住房保险渗透率约为0.01%,大大低于国外市场平均水平,例如日本为0.18%,美国更是达到0.48%。如此巨大的保障缺口,与中国快速发展的住房市场极不相称。
针对出现这一差距的原因,瑞再研究院在调研中发现,银行出于风险管控的考虑,会强制要求贷款人在申请房贷时为其抵押房产投保防范财产损失的住房保险,这成为发达国家市场住房保险高渗透率的主要推力。
瑞再研究院对大湾区商业银行进行的调研则显示,导致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违约的主要原因是借款人因个人资金链断裂丧失还款能力,而住房贷款中由于被抵押住房发生严重损坏造成违约的概率较低。另外,额外要求住房保险也可能使银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在中国市场,银行出于信誉风险考量,不愿主动要求借款人购买住房保险。
“实际上,如果发生巨灾事件,造成抵押房产出现严重损失,银行无法分散其住房抵押贷款面临的风险。”瑞士再保险瑞再研究院中国中心副主任、高级经济分析师邢鹂称,因此,从监管层面鼓励银行加强和规范防范财产损失的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对于保护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从而进一步促进商业住房市场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报告还建议有关方面从市场实际情况出发,将保险机制引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旨在专项用于住宅小区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大修、中修及更新、改造。中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自2008年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具体实施中,由于严苛的使用条件、发展较为滞后的业主组织,使得维修资金使用效率并不高,利用率在0.2%-1.6%左右,且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更为困难。
通过借鉴中国市场特有的“电梯保险”成功案例,瑞再研究院报告中提出了中国住宅小区共管物业保险的思路,即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中引入保险机制,这样既能够降低决策成本,促进资金利用率提高,又可以充分发挥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功能,提高小区物业整体管理水平,还能实现资金保值增值。
瑞士再保险中国区财产险核保负责人张楚莹表示,在海外,公寓楼业委会为小区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购买小区共管物业保险是普遍做法。在住房专项维修资金中引入保险机制,确保了业主无需增量资金就可获得更完善的保险保障和物业服务,或可成为提升中国居民小区管理水平、缩小住房保障缺口的新型解决方案。(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