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4 21:34:5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历史性时刻!事关1.7亿人
8月24日,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又将是一个被载入史册的日子。从4月份中央深改委通过创业板改革方案至今,短短4个月时间,创业板就迎来了改革后首批上市企业。A股迎来历史性一刻,1.7亿股民一同见证!
24日,创业板注册制正式迎来首批18家企业集中上市。与此同时,存量创业板股票的日涨跌幅限制将由10%放宽至20%。此外,创业板股票将在股价交易异常波动指标、退市机制、风险警示等方面也作出调整。
从2009年创业板开板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接近11年时间。创业板注册制的正式落地,标志着创业板市场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也为A股全市场的注册制改革进一步积累了经验。
18家企业募集200.6亿元
18家企业合计募资200.6亿元。其中,14家企业实际募资额超过预期,足见创业板股票的受欢迎程度。那么,这18家企业募集资金情况怎么样?其上市过程与改革前有哪些不同?
从募资规模来看,18家企业合计募资200.6亿元。其中,14家企业实际募资额超过预期,4家企业实际募资额低于预计募资额。
安克创新是本次募资额和超募最多的企业,该企业原计划募资15.60亿元,最后实际募资27.19亿元,超出募集金额11.59亿元。排在募集金额第二位的是锋尚文化,募集金额为24.87亿元。美畅股份募资17.51亿元位列第三名。
记者注意到,美畅股份、圣元环保、卡倍亿、南大环境4家企业实际募集金额低于预期。其中,美畅股份原计划募资23.36亿元,实际募得17.51亿元,实际募资比预计少了5.85亿元;另一家实际募资额跟计划相差比较大的为圣元环保,原打算募资17.7亿元,实际募资13.15亿元,比原计划少了4.55亿元。
在18家企业中,卡倍亿是募资金额最少的企业,募集金额为2.59亿元,同时,卡倍亿也是实际募资跟预计募资额相比降幅较大的企业之一。
创业板注册制下首批上市的18家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为39.25,打破“23倍市盈率”红线,在实施注册制之前创业板平均发行市盈率为22.17。
首批18家上市企业中,有13家是制造企业,剩余的5家企业分别属于仓储业、纺织业、软件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以及文化艺术业务。
从挂牌企业所属地域看,首批18家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安徽、河北等13个省市。
创业板改革后首批上市企业有啥不同
设立于2009年的创业板,经过10多年发展,其市场规模逐步扩大,许多创新型企业借助创业板快速发展壮大。
改革后的创业板定位更加明确: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
截至8月20日,创业板注册制下IPO申报企业已达365家,从证监会行业分类来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司数量较多,分别有43家、35家、27家和27家。
记者了解到,在试点注册制之前,创业板证券发行采用的是核准制。所谓核准制,就是发行人申请上市前,需要向证监会提交审核材料,证监会对发行人材料真实性、财务数据、投资价值等做出判断,符合条件的准许上市,不符合条件的不予通过。
试点注册制后,发行人的上市材料由交易所审核,而证监会则负责审查发行人提交资料是否符合信息披露义务,其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由投资人去做判断。
在上市条件方面,原来创业板对上市企业有盈利要求,不存在未弥补亏损。注册制后取消“最近一期不存在未弥补亏损”的要求,在综合考量企业预计市值、收入、净利润等因素基础上,对满足条件的亏损企业也准许上市。
开板11年市值超9万亿
随着首批企业的上市,创业板即将全面进入注册制时代。深交所表示,从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上市18家企业新股发行情况看,市场化的发行定价机制有效发挥作用。据统计,18家企业发行市盈率在19.1-59.7倍之间,平均值39.3倍,中位数37.9倍,企业融资额在2.6-27.2亿元之间,平均值11.2亿元,中位数9.8亿元,融资总额200.6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正式开板交易,首批28家企业集中上市,迄今正式运行已经接近11年时间。截至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833家,总市值达到9.1万亿元,流通市值则达到了6.3万亿元。据统计,创业板超过九成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七成以上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代表的产业聚集效应明显。
从这次改革的内容来看,发行制度充分体现了市场化的导向,突出了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特色。“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增强市场各方改革获得感。”深交所表示,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审核理念,始终将提升审核工作规范性和透明度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改革后,创业板发行条件、审核注册程序、发行承销、信息披露原则要求、监管处罚等方面将与科创板相关规定基本一致。IPO方面,综合考虑预计市值、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制定多元化上市条件,从而实现了对不同成长阶段和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企业的支持。在定价方式上,创业板保留了直接定价方式,并规定IPO发行数量在2000万股以下且无股东公开发售股份的,以及已经或者同时境外发行的,可通过直接定价的方式确定发行价格,但发行价格不能过高。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指出,创业板改革以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为主线,既充分借鉴科创板改革经验,又体现了创业板“存量+增量”改革的特点。
交易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除了发行制度外,改革后的创业板交易机制也更加市场化。自8月24日起,《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交易特别规定》正式施行,创业板的交易制度将发生重大变化。重点包括:调整涨跌幅限制,创业板注册制新股上市首五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之后涨跌幅限制比例为20%;创业板存量股票、相关基金涨跌幅限制8月24日调整为20%;引入申报价格范围限制,创业板股票连续竞价阶段限价申报的买入申报价格不得高于买入基准价格的102%,卖出申报价格不得低于卖出基准价格的98%;优化盘中临时停牌机制等等。
深交所则强调,将基于创业板市场特点,持续优化交易监管,着力增强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性,筑牢市场交易风险防线,保障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平稳实施。深交所还表示,将强化重点监控账户管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定位异动账户,有效挖掘证券违法违规线索。
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
30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商品期货市场规模均已居世界前列。但不可否认,一些深层次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当下,中国经济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成长,必须有一批高科技、新经济的科创企业成为“顶梁柱”。为此,资本市场增强对科创企业的服务能力,提升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尤为重要。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相关基础制度要增加适应性、包容性,“上市难”必须破解。借鉴国际经验,“药方”就是实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改革。可以说,注册制改革是这一轮资本市场改革的龙头。
如果说,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是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迈出了“从0到1”的历史性一步;那么创业板推广注册制就意味着“从1到N”,改革进入“深水区”。2019年科创板实现了注册制破题,栽培了增量市场注册制的“新苗”。如今创业板推广,将增量与存量市场改革同步推进,为全市场注册制改革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下一步,证监会将及时总结评估试点经验,统筹研究制定其他板块推行注册制的方案,稳步实现全市场注册制目标。届时,整个中国资本市场在基础制度建设方面形成完整体系,长成一片真正以实施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为基础的“森林”。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