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0 15:34: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减贫故事)广西山水画卷里的小康生活
中新社南宁8月20日电 题:广西山水画卷里的小康生活
中新社记者 杨陈
盛夏的荷美覃塘景区,碧水环绕,河岸垂柳如丝,数千亩荷田里,上百种荷花次第开放,鸥鹭结伴而飞,院落里瓜果飘香……
荷美覃塘景区位于广西贵港市龙凤村和姚山村之间。上午时分,龙凤村村民周玉凤像往常一样来到荷田里施肥、耕种。“在这里工作,每个月都有2000元人民币左右的收入,租给景区的田地每亩每年还能收1300元的租金,这样既方便照顾家里,也有收入来源,让我们这些贫困户安居又乐业。”
龙凤村村支书覃富利介绍,2014年起,该村陆续将1700亩田地租给景区种藕种花,每年仅莲藕亩产量就有16万元收入。全村200多名劳动力大部分都在景区农业园务工,日收入100元。村里27户贫困户中已有15户受益脱贫。
除了旅游观光,龙凤村还大力发展莲子、藕粉、荷叶茶、藕塘等产品加工,完善餐饮、住宿等服务。村民覃绍信在村里做餐饮生意,“这几年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用赚的钱给两个儿子各建了一栋房子,家里还买了三辆小车,日子太舒服了。”他指着不远处的两栋三层小楼笑着说。
近几年,在广西的山水画卷里,已有越来越多村庄写下自己的小康故事。村民们把好风景变成好“钱景”,逐步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转型。
桂林市罗锦镇崇山村现有66座近300年历史且保存完好的清中建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几年,为了开发古村旅游,政府在距离古民居1公里处统一规划选址建设新村,村民申请搬迁率已达59%。
“通过‘出租+分红’模式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再成立以村民为股东的农旅公司,对古民居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维护修缮和旅游开发。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游客量达30万人次,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25万元以上。村民除收取房屋租金外,还能享受农旅公司的二次分红。”罗锦镇党委书记李天明说。
李传君是最早将家中的两座老屋流转入农旅公司的村民,现在古民居引进的招商公司当保安,并参与村里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月收入近4000元。“以前我们种地种果,看天吃饭。现在成了村里的股东,很有参与感和归属感。”
谈及搬离老屋,李传君坦言,“虽然不舍得,但老祖宗传下来的宅子与其在我们手里年久失修,倒不如租给村里统一修缮,让更多人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
乡村风貌的变化,不仅让村民的居住体验、收入节节攀升,也让许多昔日贫困山村的年轻人收获了异地恋情。
“以前我们村用‘旧、脏、乱’三个字已经能够全面概括,杂草丛生、破败不堪加上臭气熏天,路过的人无不皱眉掩鼻。”谈起2019年之前的村容村貌,来宾市武宣县雅度屯屯长韦恒焦称,以前邻村姑娘看到雅度屯都是绕路走,村里的婚配都是“内部解决”。
如今在雅度屯,广场的大榕树下,几位身着民族服饰的妇女正在对山歌,引得村民阵阵叫好。广场另一端,电网工作人员正在宣讲用电安全。
“这个北回归线主题公园是废旧戏台改造建成的,那个五人制足球场以前是集体废旧茅厕,篮球场的前身是片村荒地……”韦恒焦指着周围的一景一物,细数着屯里的“前世今生”,“现在村里环境好了,村里年轻小伙领着外地姑娘回来都觉得倍儿有面子。今年中秋节,村里将有五对新人成婚,而且都是异地恋,这在以前是从没发生过的事。”(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