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0 06:34:2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技能培训,让姐妹们走出大山;劳务输出,打造就业金招牌——
“天镇保姆”闯市场
去年12月30日,山西大同到北京的首列高铁开通,150名“天镇保姆”登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对于这些大多来自山村的姐妹来说,前方徐徐铺开的是脱贫奔小康之途。
这番情景,也让大同天镇县阳光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李春想起多年前的情景,那时“天镇保姆”刚开始摸索,谁心里也没底,只是两三名保姆往北京送。
一晃近10年过去,“天镇保姆”成了家政服务领域的响亮招牌。昔日的贫困地区,闯荡出一条妇女就业增收的路子。
脱贫奔小康的“娘子军团”
——就业区域遍布京津、江浙沪等地,有的还走出国门,在美英等国成功就业
8月10日,山西大同天镇县当地的“保姆大学”——天镇县阳光职业培训学校迎来了今年的第一个线下培训班。偌大的教室倒像一个开放型动手实验室,摆满了各式餐具、厨架和厨房电器,一堂堂以实操为特色的中西式面点培训课程依次展开。
“大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挺高,有80多人报名,这次先培训40人。”李春说。据介绍,今年以来,虽受疫情影响,但学校的线上培训教学没有停。大家拿起手机就能学,“保姆”也要常充电。
学本事、练技能、能上岗,这是“天镇保姆”发展至今关键的一条。走进这所“保姆大学”,教学楼外观看似寻常,但每推开一扇门,都“别有洞天”。从护工、老年护理到小儿推拿、育婴,36间实操室里陈设着各式设备,胃教、妇婴、护养、管家、婴幼儿智身开发等五大“学苑”则满足不同层次妇女的就业需求。
55岁的程美华就是这里的“毕业生”。她来自县里的偏远山村,不识字,基本没文化,但也顺利把老年护理的“毕业证”拿到了手。自2015年完成培训以来,她已经服务了4个家庭,现在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以前全家6口就5亩地,一年到头没啥收入。”说到过去,苦涩似乎就写在她的脸上,但又立马转了晴,“现在保姆的收入就是好,学校也管介绍,多远的地方我也愿意去。”
许许多多的山村姐妹像她一样受益于技能培训。天镇县县长刘川楠介绍,目前,累计培训天镇及周边县区妇女3万多人次,其中本县1.6万人次,全县富余妇女劳动力60%接受培训;累计就业2万多人次,就业率达60%以上。
现在,“天镇保姆”成为一支人均年收入3.5万元的“娘子军团”。她们的就业区域遍布京津、江浙沪等地,还有12名保姆走出了国门,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成功就业。
贫困地区“长”出劳务招牌
——通过树立品牌,一大批妇女从“要我当保姆”到“我要当保姆”,走出天镇、走进城市
天镇县地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不久前才刚刚“脱贫摘帽”。贫困地区是如何“长”出响亮招牌的?
李春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早年间,他们觉得培训应作为当地脱贫的抓手。“但是培训什么,却一直找不对路子。”什么行业潜力大?为此,他们专门到北京考察一圈,发现谁家也离不开家政,于是从2011年开始认准家政培训。
培训就业能不能做起来?当地也做了一番盘算。“我们有区位交通和人力资源优势。”刘川楠说,天镇县与北京直线距离220公里,京包铁路、京大高速直达,京乌高速、大张高铁相继开通,进一步拉近了与京津地区距离;同时全县有5.4万富余农村劳动力,其中妇女2.6万人,推进劳动力转移具有巨大空间。
但是从找到方向到树起品牌,中间的过程并不容易。光是动员当地劳动者,就有不少阻碍。
“自身观念关、丈夫面子关、子女理解关、村干部思想关、村民舆论关,关关都是难题。”李春说,起初,有的乡亲对家政服务这个职业有顾虑,抹不开面子。还有的村民乡土观念浓厚,外出打工有“三怕”:怕工资没保障,怕遇到危险,怕到大城市难以沟通。
怎么办?成功的案例比光说管用。
47岁的温瑞林就是较早参加培训的学员。从过去“从未走出过大山村”,到如今她已经做了六七年的月嫂工作,太原、河北、北京都去过,工资拿过八九千元,高的能有1.5万元,几年前还花30多万元给儿子买了房子娶媳妇。“以前刚从大山走出来,都不敢跟人交流,现在信心也足了。只要客户有需求,哪儿都愿意去。”她说,现在正常一年干个七八单没问题。
乡亲“相近”,不少像温瑞林这样的例子让大伙“觉得能行”,越来越多姐妹走出去。与此同时,天镇县也在北京等地设立妇女之家、家政服务中心和工作站,提供心理疏导、急困援助、保障维权、回访等服务,当好保姆的“娘家人”。
“‘天镇保姆’品牌的创建,让乡亲外出看到了希望、增强了自信,实现了‘要我当保姆’到‘我要当保姆’的转变,一大批妇女踊跃参加家政服务培训,走出天镇、走进城市。”刘川楠说。
打造家政服务升级版
——“天镇保姆”实现从自己“走出去”到主动“请过去”,未来将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水平,逐步进入高端市场
“现在每天都能接到3到5个岗位的需求,学校老师也常接到咨询电话。就在今天上午还有一个电话打来,工作地点在太原,需要两名老年护理。”采访当日,李春说到眼下“天镇保姆”的市场“行情”。
刚开始,当地主要在上级人社部门帮助下,通过京津等地劳务中介机构推介“天镇保姆”就业。现在,各个地方的机构和客户通过各种渠道与当地政府和培训学校联系。“天镇保姆”也实现了从自己“走出去”到主动“请过去”的转变。
“‘留下钥匙放心、留下老人放心、交给小孩放心、交给锅灶放心’,这四个放心为‘天镇保姆’赢得市场和口碑。”天镇县委书记王建江说。
不过,经过这些年发展,“天镇保姆”也遭遇了中高端保姆青黄不接、优质资源存量少等瓶颈。如何守底线、攀高点,进一步进入高端市场?当地正谋划打造“天镇保姆”升级版。
在市场端,全方位拓展就业渠道。线下,立足县内阳光职校、方源职校两大培训输出基地,与北京享月家政、快乐宝贝家政、上海云家政以及大中城市三甲医院、养老机构合作,搭建劳务平台;线上,与58到家、爱服务、斑马家政等平台合作,打造“网上”保姆超市,双线发力推动保姆精准就业。
在供给端,进一步做大增收产业。一方面,用好本地培训就业资源,依托太原、阳泉、忻州等地成立的保姆学校,面向全省吸纳从业人员,扩大培训就业规模,补足“天镇保姆”市场缺口,带动更多妇女就业,进一步巩固中端市场。另一方面,开设金牌月嫂、育婴早教、家政助理、膳食养生、心理疏导等专业,提高职业家政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逐步进入高端市场。
“通过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拓展东南沿海和国际市场,增加品牌的广度、深度,把‘天镇保姆’打造成永不褪色的金字招牌。”王建江信心满满地说。
李 婕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