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6 21:42: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银川8月15日电 题:宁夏:六盘山下奏响脱贫曲
杨迪 张兴邦
一句“苦瘠甲天下”,说尽了“西海固”地区的贫困和落后。长期以来,如何改变“山秃水少、人穷道窄”的面貌是当地居民内心的期盼。如今,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生活在六盘山脚下的人民通过自己的实干奋斗,让昔日贫穷落后的“西海固”换了新颜。
小小杂粮引出致富路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的扶贫产业,绕不开彭堡镇彭堡村。曾经的彭堡村很贫困,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不到3000元,大量村民外出打工,土地撂荒、闲置的现象逐年加剧。
村民在蔬菜分拣包装车间工作。 杨迪 摄时间推移到2015年,固原市原州区推进土地股份制改革,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了“土地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收益有分红”的新型经营机制。现任新星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长的陆小军看准了这个机会,在村里流转了两千亩土地,开始探索种植小米、玉米等杂粮作物。
“村里原来种植过小杂粮,但技术不成熟、产量少。”陆小军介绍,为了解决小杂粮种植的难题,村民一起创办了新星土地股份合作社,并走访多个杂粮种植示范点,于2015年引进张杂谷品种。“目前彭堡村所产的张杂谷销路很好,甚至有向国外出口。”陆小军说,合作社为入股的村民二次分红,保障了他们的收入。
同时,因小杂粮而兴的加工企业也为当地百姓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今年原州区小杂粮种植达到7万亩,现有小杂粮加工企业5家,职工167人,人均工资3300元,带动建档立卡户52户。”原州区种子管理站负责人白永强表示,小杂粮已成为当地百姓的致富粮。
冷凉蔬菜串起致富梦
固原市原州区姚磨村瑞丰蔬菜产销合作社的蔬菜分拣包装车间内,工人正在将蔬菜筛选、装箱、加冰、封装。随后,这些蔬菜将远销至广东、江西、四川、香港等地。
“以前一年的收入不到2万元,现在收入超过3万元。”村民李凤平如今是车间的一名工人,有了这份稳定的工作后,她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村民在蔬菜分拣包装车间工作。 杨迪 摄气温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工业污染等条件使固原市原州区成为蔬菜生产的优势区。当地政府将广大农民吸纳到蔬菜产业发展的产业链、利益链上,参与分享产业发展红利,有效带动1.7万户农户种植蔬菜10.6万亩,户均增收2.5万元以上。
如今,蔬菜产业收入已占原州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4%,正逐渐成为帮助当地农户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
肉牛产业带来新希望
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当地居民的生活因牛而“牛”。
海原县拥有肉牛养殖的基础和传统,但此前因技术不成熟,肉量品质低导致利润不景气。
2012年,宁夏海原县被国家扶贫办指定为华润集团的定点扶贫县。华润集团将西门塔尔牛引入当地,并传授养殖经验给农民。
为了让农户搭上脱贫的高速列车,海原县创立了“基础母牛银行”帮扶模式。企业以赊销的形式,向建档立卡户提供每头牛6000元的三年无息贷款,每赊销一头基础母牛,海原县扶贫办再给农户补贴2000元,农户只需2000元左右就可以拉一头母牛回家。截至目前,“基础母牛银行”已帮助2.6万多户养殖30万头牛。
“西门塔尔牛产肉量高,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宁夏中卫市海兴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存斌介绍,通过养牛,农户的平均年收入已突破15000元,也为当地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新希望。(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