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6 21:41:1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8月14日,商务部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方案中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人民银行制定政策保障措施;先由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等地及未来冬奥场景相关部门协助推进,后续视情扩大到其他地区。
央行数字货币的一大特点是:它是由央行发行,与纸质人民币具备同等效力的法定货币。在实践过程中,央行数字货币是由央行先兑换给银行或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
用户端:个人支付习惯或将变革
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而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只是一种支付方式,它们的效力不同。具体来说,机构或个人不接受支付宝或微信付款,在法律上没有问题。但拒绝用户使用现金或数字货币付款就是违法的。另外,法定货币的背后是国家信用,央行数字货币安全性更高,未来使用范围更广,而且不用绑定银行账户。
2020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人们很多生活习惯、工作模式出现变化,导致新的经济业态衍生。以支付宝、微信为代表的电子货币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仅仅是作为中介机构,其交易过程仍需要网络为作为载体,而数字货币在通过手机提前下载数据包后便能支持离线状态下支付,对于通信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场景具备很强吸引力。除此之外,数字货币在支付完毕后立刻结算,不像电子货币在支付后仍需要通过清算系统结算,个人消费者对此感触可能不深,但是对于从事大额交易的机构用户,则有效提高了支付效率。
除场景拓展与效率的提升外,数字货币的支付结算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相比之下,由于第三方平台存在,电子货币则面临着较多类别的手续费,数字货币这一优势对交易双方无疑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银行端:机会与挑战并存
探讨央行数字货币应当关注其“货币”属性。作为即将面临市场检验的通货,央行数字货币需要得到多方的“共识”,才能确保其能成为匹敌实物货币和电子货币的货币种类。此外,只有通过市场的检验,才能获得海量数据的积累,明确数字货币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特点,进而通过技术迭代提升数字货币的安全性。
对于银行来说,除了要抓住数字货币带来的机会外,一些业务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数字货币安全性高、交易无成本、具备无限法偿性,客户、商户的使用积极性将更高,对银行传统的转账汇款、银行卡消费、银行卡专用账户等产品将产生替代。而基于央行对于数字钱包的定位,央行数字货币极有可能与银行现在推行的移动互联网支付产品发生直接竞争。
试点城市:充满挑战和期待的试金石
分析央行数字货币的试点地区,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商业环境,丰富又高频的交易场景,各种可能出现的交易情况,无疑是验证数字货币落地性能的最佳试金石;而另一方面,目前试点地区的电子货币支付体系也很完善,在线支付方式用户粘性较高,尽管人们对新鲜事物具备包容态度,数字货币在短期内应该不会对电子货币支付引发“冲击”。
数字货币的展望:既是金融产品,也是治理工具
放眼长远的未来,数字货币的推行,无论在追踪异常交易、发掘金融风险方面都能够起到正面作用。数字货币所产生的交易数据将大概率纳入个人客户数据体系,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勾勒客户画像,进一步挖掘客户价值。这些数据的沉淀也能为政府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实现智慧政府,提高工作效率。(文丨许峻铭)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