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4 06:34: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8月13日电(记者 李姝徵)中国经济从“内循环”到“外循环”,再到“双循环”,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上海作为促进中国经济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际国内经济“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可以发挥其他地方不具备条件的特殊作用。”
当日,上海官方在距离市中心75公里的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临港新片区周年“成绩单”的同时,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民在现场做出如上表述。
作为中国唯一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临港新片区在服务中国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中的“特殊作用”是什么?“在‘内循环’中引领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在‘双循环’中提升要素市场的内外联通效率。”朱民说。
“提质”——引领带动中国国内产业升级,为“内循环”提供新动能。朱民表示,临港新片区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产业的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大力引进国际前沿水平产业项目,建立健全功能性产业政策和制度体系,强化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布局合作,引领带动中国国内相关产业链的高级化进程。
在此领域,除临港新片区已出台系列配套产业的支持政策外,中国官方近期亦发布“重磅”税收政策——明确临港新片区内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行业企业自成立之日起5年内享受15%企业所得税税率。
上海市财政局二级巡视员卢华表示,此举不仅能适当降低相关企业的税收成本,助力其“轻装上阵”;亦能积极推动区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支持企业聚焦技术创新发展的投入和产出。与此同时,从政策实施的预期辐射效应看,能有效吸引产业资源的集聚发展,推动临港新片区成为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实现科技进步的重要创新策源地。
据此间官方透露,近期,临港新片区还将重点建设“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大飞机园”和“信息飞鱼”四大重点产业园区。预计到2020年年底,仅集成电路领域的落地项目总投资就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
“增效”——提升国内国际要素市场的内外联通效率,发挥“双循环”的联通功能。朱民表示,关键是建立高度开放和安全可靠的制度体系和市场体系。目前,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明确“5自由1便利”政策和制度体系正在稳步、快速推进,78项任务中已经落地45项。
眼下,临港新片区开放型政策制度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谈及此点,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用多个“加快”描述临港新片区的“加速度”。其中,“接轨国际通行规则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加快形成”和“高标准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十分亮眼。
接轨国际通行规则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临港新片区率先实行企业名称告知承诺制,将企业名称登记速度从改革前的“一天”提升到“实时”,施行3个月以来,共有约2400家企业通过该方式获得企业名称。临港新片区更加大外资开放力度:中国首个合资理财公司——汇华理财有限公司落户于此;临港新片区在中国率先允许境外知名仲裁机构设立业务机构。
政策红利,市场响应。官方数据显示,临港新片区揭牌以来,新增注册企业15115户,同比增长70%,注册资本金超过2000亿元,同比增长313%。
为打造高标准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体系,中国官方曾发布多个政策文件,对标国际公认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构建全新海关监管机制。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5月16日正式挂牌运作,成为中国151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唯一一个特殊综合保税区。在制度体系设计上体现了“六特”:即特殊的申报模式、特殊的贸易管制模式、特殊的区内管理模式、特殊的统计制度、特殊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特殊的协同管理模式。
据朱芝松介绍,中国首单径予提发货、中国首单跨口岸国际中转集拼、中国首单全球大型设备集货采购货物进境免备案手续、中国首单区内物流企业从事组合装配、中国首单大批量进口汽车保税仓储展示等创新业务相继落地。亚马逊中国华东采购分拨中心项目、马士基亚太分拨中心等18个海内外龙头企业项目签约落地。(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