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7 21:34: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8月7日电 (记者 庞无忌)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许多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供应链危机”,不少产业链、供应链一度陷入“休克”。全球供应链的重组和调整成为许多国家以及跨国公司的共识。疫情和反思过后,未来的全球供应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在日前举办的2020“创赢·数字化未来”创新峰会上,多位专家和企业家试图寻找供应链发展的未来方向。
供应链价值进一步延伸
中国物流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邱伏生指出,百年不遇的疫情揭示了供应链体系的一些短板,也指出了供应链未来的发展方向。无论从国家还是企业层面来说,供应链价值都有进一步的延伸。
从国家层面来看,邱伏生表示,首先,社会需要有应急供应链的管理,官方已提出建设国家级的应急供应链;其次,近年来提出的一系列国家战略,比如“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其背后的逻辑也指向打造一个“国家供应链”体系;与此同时,国家也在利用“一带一路”、布局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等方式赋能供应链的全球化。
从企业层面看,邱伏生认为,爆款产品离不开爆款供应链的支持。企业有了产品策略之后,需要先制定供应链策略,并据此决定如何采购,怎样生产布局等。
其中,他指出,要重视供应链的顶层设计。因为,供应链是一个有机整体,其组织结构的各个环节是相互串联的,包括采购、生产、库存、配送等等。因此,要从产品本身出发,根据精准行业定位,来设计和制定供应链策略。
邱伏生认为,过去经验表明,在供应链条上,谁离客户近,谁就能获得更多的价值,因此,未来的供应链要向消费者倾斜,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在供应链条的建设中,需要把精益生产、数字化、智能化等多种能力综合起来,按照统一的互联网思维准则去协同。这样,通过跟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的对接,供应链将不再以物理上的工厂为中心,而是以交付能力为中心。
全球供应链再平衡
对跨国公司来说,供应链会发生怎样的调整?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全球供应链中国区负责人张开鹏在此间表示,在供应链调整方面,施耐德电气正在做四件事:
一是短链协同。短链就是供应链尽可能的短。尽可能在一个区域里形成一个小循环,这能加快反应速度。协同是指要在多的区域做备份。“最重要的产品至少在两个区域以上的区域生产,甚至在一个区域里,同一个产品要在几个不同的工厂生产”,张开鹏说,以此保证供应链的安全性和韧性。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庞邢健解释说,这不是一个逆全球化的过程,而是全球供应链的一个再协调和再平衡。既是全球化的,也是本土化的。
这个过程可能意味着“全球化”和“本土化”会齐头并进。沃尔沃(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马军此前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此次不少跨国公司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正是得益于全球化——通过全球物资的采购帮助相对困难的地区渡过难关。
二是合作共生。不但要对一级供应商(直接供应商)有了解,有合作,对供应商的供应商,即:二级或者三级供应商的供应链也要有一定的掌控。未来发展需推动整个供应链条的可视化和透明化。
三是数字化赋能,以数字化的解决方案提升供应链的质量和效率。
四是绿色供应链。施耐德电气承诺,2030年,100%用电来自清洁能源、实现运营层面净排放为零;2050年,供应链净碳排放为零。
供应链的数字化和绿色化对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专家认为,绿色供应链和产业互联网的融合正在为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和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中小企业同样可以借鉴这样的方式主动调整供应链。庞邢健表示,有很多人认为智能制造、智能供应链是大型企业的‘专利’,这是一个误区。绿色和智能是制造业的未来,中小企业尤其需要数字化技术节能增效。实际上,中小企业只要运用恰当的技术,选对合作伙伴,也能够打造强韧的供应链,提高业务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据国际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Gartner今年5月份发布的2020年度“全球供应链25强”名单,施耐德电气排名第四位,仅次于思科、高露洁棕榄和强生。去年该企业排在第11位。(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