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08:07:03 来源: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半夏投资李蓓:对现在市场的看法
来源:半夏投资
本文由李蓓在7月24日召开的 2020年度朝阳永续中国私募基金风云榜中期策略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来。
扫二维码查看半夏投资李蓓演讲全部内容
问题1:对当前A股市场的看法?
李蓓:我觉得现在A股市场其实是处于一个非常割裂的状态。从股票个数上来讲,应该有70%的股票并没有怎么涨,估值也比较便宜,但是暂时找不到上涨的驱动。A股当中一半的股票属于不是那么高新技术的制造业,都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有10%的比例的股票,是处于非常高估的状态,一个类别是科技股,一个类别是消费股。科技股和消费股都有一个现象,就是在今年初以前就已经非常贵了,今年又因为基金集中发行,储蓄搬家,又上了一个台阶。我理解这些东西是存在一定泡沫的。
比如说我们看过去一个月的上涨,看资金流动,你会发现最大的正面驱动力量,其实就是公募基金的发行,贡献了近2000亿的增量。然后是融资买入。其他的部分基本上都是流出。比如说大小非减持速度在加快,未来会更快。比如说外资其实现在也并没有进一步流入,最近甚至是在流出。机构风险偏好上个月末就基本上达到顶部,仓位基本上都达到了历史最高值附近。
我觉得现在有一个风险,之前向上的正反馈,净值上涨推动基金的认购,以及过去半个月里出现了非常快的融资买入。这两个东西有没有可能变成向下的负反馈,就是净值下跌导致基金的卖出,以及止损盘带来的融资卖出。其它的几个力量,现在都衰竭了或者是逆转了。比如现在机构仓位已经到顶了,大小非的减持现在又是解禁高峰,在中美矛盾再升级,美股开始调整的背景下,短期我们也指望不上外资。还有一个可能的变化就是大型配置型机构,比如说银行理财和保险这样的机构,他们会怎么行动?目前他们股票配置比例并不是很高,会不会买入提高配置,这是一个可能的潜在的向上的力量。最近我和几位此类机构的基金经理交流了一下,发现他们很理性。上周,就有一位银行理财的基金经理跟我说:现在从股债对比的角度,已经可以考虑把股票换一些到债券。总体上大家比较理性。
我理解,现在这个位置可能需要观察,如果说融资盘和公募基金的规模,没有发展为负向正反馈,那可能是一个震荡格局,如果它发展成为负向的正反馈,融资卖出和基金赎回开始比较多了,可能就会有一个阶段性的更难受的调整。
从经济基本面来说,我自己倾向于10月以前没有太大问题。但是7月以后,市场的波动很大,是一个资金驱动正反馈的现象更加主导,这个现象有可能会导致更大的波动。
问题2:关于流动性和市场的风险?
李蓓:关于流动性的话题,因为我也是做宏观对冲的,我同时会交易股票、债券和商品,所以我想先举例债券市场来做一个参考。债券市场在1-4月份是一个大牛市,而且在牛市的最后阶段和股票上半个月的情况一样,情绪非常高涨,但是一夜之间就转熊了。虽然说总体跌幅没有特别大,但是下跌速度非常快,就是因为央行转向。央行转向主要体现在货币市场,在4月初的时候,央行曾经调降超储蓄利率,并长期让7天回购利率维持在1%以下的超低水平,给市场传递的信号是货币会非常持续宽松。而调降超储利率一个月后,7天回购利率回到了2%附近,可以认为相当于四次加息。央行态度骤变,导致债券市场从大牛转变为快熊。
为什么央行的转向没有影响到股票市场?
两个原因:
1,因为之前央行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货币市场,也就是银行间市场,没有在其他市场收紧,比如信贷市场收紧,没有影响实体经济。
2,为什么流动性收紧没有影响股票上涨,还有一个愿意,就是之前讲到的:股票基金大量申购以及融资融券大量买入。因为对于买股票基金和做融资融券的人来讲,他是不会看一年的利率是4%、3%还是5%的,他追求的是一天5%。它其实是一种投机性的资金,对他们来说,资金成本完全不重要,因为他认为一个月他就可以赚10%、20%。这种资金怕的是市场自身的波动,怕的是市场失去赚钱效应。
但是最近出现了一些变化。
首先,最近看有一些迹象,紧货币可能甚至在往向紧信用的方向发展了,比如票据利率上升,直贴额度似乎在被控制。今天21世纪经济报道有一篇文章也透露了这种思路。本质上,我们在上半年异常宽松的货币投放和信用投放,是一种危机应对性质的政策,不是常规政策。现在国内抗疫基本成功,经济复苏速度比较快,很多领域已经正常化,考虑退出也是正常的。
然后,债券利率大幅度上升股票也大涨之后,一些大类资产配置类机构,比如说银行理财开始考虑股债平衡和性价比,开始向债券有一定的倾斜,比如说买一些3-5年的信用债,他觉得可以满足他的收益率,所以他们在减仓股票。
我并不认为现在经济是拐点,我认为经济复苏的势头到三季度末都没有问题。但是7月份以来,市场飞快的上涨了10%多,伴随着大量的趋势性投机资金。那么是不是可能阶段性的先回去,比如回到6月底的水平。6月底之前,市场是温和上涨相对健康的态势。也就是把啤酒的泡先吹掉,回到酒的水位,这是可能的。
我们是做绝对收益的,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无论是市场大涨还是大跌,我们都要求自己的净值稳步上涨。在当前,存在较大的波动风险的情况,从我们做绝对收益的角度来说,很明确,就是要规避风险。
问题3:市场未来的机会?
李蓓:说到机会,我觉得有一类股票,就是资源股。看很长比如5年10年,会是大机会;看短一点,比如今年下半年,因为过去一个月已经涨了不少,虽然我不确定现在往后还是不是有绝对收益,但也应该会有相对收益。
我讲一个小的故事,前两天在廖总的群里,一位朋友说:美国股市的五大金刚,在2000年是芯片、高端制造、零售、软件,到了2020年,则全部是云计算。当时我就指出:2007年时候,我自己亲自做过统计,当时全世界市值最大的10个公司当中,有约一半是资源型公司,中国股市也是如此,比如中石油、神华这样的公司。科技股并不是从一个高潮直接到另外一个高潮的,它中间是有低谷的,而这个低谷是资源类公司的高潮。
资源型的公司,不像某些面临结构性衰退的传统行业,它是恒久远的。无论你做新基建还是老基建,新产业还是旧产业,比如数据中心,比如5G基站,比如新能源汽车,都是要用铜,用铝的。东南亚和非洲国家也要城镇化,也要做基建,甚至美国欧洲现在也要搞新一轮基建。
资源需求恒久远,供应却是大周期波动,矿业投资周期,是长达5-10年的周期。当下一波新一轮需求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没有产能。我相信,今年3月份,很多资源类的公司的景气度,已经见到了大底,比如说油价瞬间见到了负值,铜价铝价一度跌到成本以下。最近已经有比较显著的恢复,在过去的一个月,相关股票也有很好的表现。但看今年下半年,我认为有色金属的景气度还能维持一段时间,股票会有超额收益。如果说看5年、10年,大概率这一类股票会表现优于科技股。在股市里,资源的反面就是科技成长,如果资源大周期上涨,就代表着利率大周期上升,利率上升的时候自然会压低科技成长股的估值。
很多人把周期资源和银行地产放在一起,认为是一类。其实资源和银行地产并不是一回事,资源今年见到了景气度的最低点,往上爬。而银行和地产则是景气度的高点,未来面临下降压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