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3 10:07:12 来源:新浪财经综合
原标题:上压下顶,“洪水走廊”湖北防汛进入关键时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自古荆楚多水患,治荆楚必先治水患。
7月12日18时,湖北省洪湖市将防汛应急响应提至Ⅰ级(红色),这成为该省第3个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最高级的地区。
位于武汉上游的洪湖市告急,这将使得包括武汉在内的湖北省“长江水系”其他城市,面临更大的防洪压力。而素有“洪水走廊”之称的湖北省,亦已进入了本轮防汛的关键时期。
三大因素致湖北易发水患
素有“洪水走廊”之称的湖北省,古训“自古荆楚多水患,治荆楚必先治水患”流传至今,被认为是整个长江流域防洪最险要的省份之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一篇来自湖北省水利厅的分析报告认为,湖北省的防洪险要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共同构成。
第一是水资源丰富。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江河纵横,湖泊众多。境内长江流域1061公里,汉江流域878公里。每年要接纳西藏、青海、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多省(直辖市、自治区)从来水,且全省范围内有5公里以上的河流4228条,一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275个,属典型的长江、汉江洪水走廊。
(7月12日,湖北上游的洞庭湖水位超保证水位。图据新华社)第二是地理位置特殊。湖北地处青藏高原逐级抬升的第二、第三阶梯之间,呈现东西北三面高,中部低平,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地形,以容易造成中部地带水患严重。
第三是气候因素。湖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易发生暴雨洪灾。
此外,过去围湖造田,使得多个湖泊的蓄洪能力减弱,以及汛期长江上游地区的巨大来水量,远超中游河道的泄洪能力,亦是湖北多水患的关键因素。
以武汉市为例,一旦上游地区汛情严重、洞庭湖等湖泊调洪能力饱和,就易对武汉等城市带来巨大的防洪压力。而一旦下游的鄱阳湖告急,就会形成回水,对长江武汉段形成顶托之势。
因此被称为“上压下顶”形势,是武汉亦是湖北省在防汛过程中常年所遭遇的难题。
(洞庭湖、武汉、鄱阳湖位置关系,图据百度地图)而2020年的情况又极为特殊,为气象记录防汛形势较严峻一年。
资料显示,湖北省2020年梅雨期开始时间为6月8日,截至7月12日,34天的梅雨期内湖北省已经历8轮强降雨,加之上游多地的汛期来水,导致湖北省内的多个江河湖泊持续高水位运行。
举例而言,7月12日,数据显示,武汉市上游的洞庭湖出流量为33000立方米每秒,但下游的鄱阳湖出流仅25800立方米每秒,两湖水满,将武汉夹在中间,对全市防洪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如果长江流域持续出现类似1998年的全流域性降水,将对防洪形势极为不利。
武汉将迎防汛以来最大考验
根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实时水情监视及预报分析,2020年7月12日14时,长江干流莲花塘站水位已达34.34米,长江中下游洪水洪峰正在通过城陵矶江段,水位趋于平稳。
据长江委水文局预测,九江、湖口站7月13日洪峰水位将分别在23.00米、22.65米左右,汉口、大通站7月14日洪峰水位将分别在29.00米、16.30米左右,本轮洪水沿江主要控制站的洪峰水位,均将位居历史前列。
这意味着,7月14日-15日之间,是洪峰过境武汉之时,届时武汉的防汛能力将迎来一次大考。
7月12日13时,长江水文网数据显示,长江武汉段汉口站水位到达28.7米。这一水位已超过2016年最高水位,达到历史第四。
(7月11日,长江救援队队员在江面上巡逻。图据新华网)不仅武汉,“洪水走廊”湖北省均在严阵以待。
截至7月12日8时,湖北省累计平均降雨量已经达到596毫米,居历史同期第一位,是常年同期(268毫米)的2.2倍,是2016同期(498毫米)的1.2倍。
7月12日11时,水利部决定,将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16时,国家防总决定,将防汛应急响应由Ⅲ级提升至Ⅱ级。
截至7月12日16时,湖北省的五大湖泊皆形势危急,其中梁子湖、汈汊湖超警戒水位,长湖、斧头湖、洪湖超保证水位。
截至7月12日21时,湖北省已有15个市(州、直管市)、61个县(市、区)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其中,阳新、蔡甸、洪湖启动最高级别的Ⅰ级(红色)响应。
同日,湖北省委书记、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应勇主持召开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调度会,他指出,全省累计平均降雨量居历史同期第1位,多个站点雨量超纪录和超历史,遭受外洪和内涝双重夹击,多地发生险情,损失非常严重。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梅雨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江河湖库和中小河流防洪压力增大,必须高度重视,决不能有丝毫麻痹松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