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9 06:34:50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9日电 (熊思怡)9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国内机构普遍预计,6月份CPI同比涨幅或继续处于“2时代”。
机构预测增幅均值2.6%
今年5月份,在时隔8个月后全国CPI重回“2时代”,同比上涨2.4%。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指出,5月份,国内疫情形势总体稳定,复工复产、复市复业有序推进,市场供需状况进一步好转。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5%,降幅扩大0.5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8个百分点,是带动CPI下降的最主要因素。
对于即将揭晓的6月份CPI数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21家机构对6月份CPI同比涨幅的预测均值为2.6%。其中,预测值最大为民生证券和北大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给出的2.9%,另有13家机构预测值在2.5%-2.7%区间。
民生证券首席分析师解运亮等认为,6月以来,受疫情反弹带来的管制影响,猪肉、牛羊肉和鲜菜价格有所上升。分类看,猪肉价格环比上升2%左右,牛肉、羊肉、禽肉、鸡蛋和水产品环比有涨有跌,蔬菜价格环比上升,水果价格环比下降。非食品方面,原油价格环比略有回升。整体看,预计6月CPI将回升至2.9%。由于猪周期进入后半场,预计2020年7月CPI将回落。
中信建投分析师黄文涛等分析称,6月猪肉价格环比略有上涨,但由于同比基数走高,预计当月猪肉CPI同比增速回落至76%左右。其他食品分项中,6月菜价上涨可能是对食品CPI边际上拉效应最强的因素,根据对高频数据的测算显示,6月鲜菜CPI环比增长3.4%左右,同比增长4.8%左右、较上月回升13个百分点以上。
梅雨季菜价上涨
进入梅雨季后,南方地区不时传出“菜价上涨”消息。据钱江晚报7月6日报道,梅雨持续导致多地西瓜泡水叶菜被淹,杭城部分菜价翻倍。该报道称,6月初,青菜、毛毛菜的批发价是0.9~1.1元/斤,现在的批发价已经涨到2.2~2.3元/斤,最高峰曾涨到过3元/斤。
不仅如此,地理位置相对居中的武汉、安庆也先后表示“菜价略有上涨”。据当地媒体报道,安庆市发改委监测数据显示,6月下旬,黄瓜、包心菜、油菜、紫茄子、芹菜等蔬菜价格较6月中旬分别上涨45.49%、39.57%、32.61%、25.44%、20.68%。
全国范围内菜价涨势如何?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除6月5日至6月11日,全国286家产销地批发市场19种蔬菜平均价格环比微降0.40%,5月29日至7月2日期间其余4周19种蔬菜均价均呈上涨态势。特别是6月19日至6月25日,均价环比涨7.60%,为近一个月最高涨幅周。
对于近期菜价上涨的原因,中信建投认为主要逻辑可能有两个,一是国内疫情导致新发地市场暂时关闭,提高了交易成本,属于短期一次性冲击,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以及替代交易手段的推出,交易成本有望降低趋向疫情前的水平。二是恶劣天气对蔬菜供给造成不利影响。中信建投表示,多数蔬菜生长周期在2个月以内,因此天气对菜价进而CPI影响的影响多为短期脉冲,并无明显的持续影响。
除菜价外,猪肉价格也有所反弹。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14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45.38元,6月1日数据为38.76元。一个月内,全国猪肉均价涨了6.62元,涨幅超过17%。
对此,卓创资讯生猪行业分析师王亚男表示,7月生猪供应量仍偏紧,猪价有小幅上涨可能。而进入8-11月,养殖企业生猪复产的效果将陆续显现,生猪供应量逐步增加,猪价有下滑的可能。受此影响,猪肉价格或先微涨后回落。
今年恶性通胀和通货紧缩都不会发生
疫后经济通胀还是通缩?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猪周期”已见顶回落,下半年CPI下行趋势确定。除了猪肉以外,鲜菜、鲜果、主粮等其他食品价格下半年扰动CPI的可能性较低。非食品端价格亦无上行动力。疫情同时冲击供需两端,但总体而言供给修复快于需求。综上,预计全年CPI同比+2.6%,其中下半年同比+1.5%。
李超还指出,通胀因素影响趋弱,存款基准利率降息实施概率将增大。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4月初谈及调整存款基准利率时曾表示,“要综合考虑物价水平、经济增长、内外平衡、货币贬值压力等因素”,目前来看通胀因素对于央行下执行货币政策的影响趋弱。6月17日国常会提出推动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1.5万亿元,“让利”意味着银行业收入端的下降,那么成本端需要降息、降准等政策支持以体现“合理”二字。综上而言,存款基准利率降息实施概率将增大。
事实上,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课题组在《中国金融》杂志上刊文称,中国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文章提到,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框架下分析,我国具备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的有利条件。物价涨幅根本上取决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对变化。我国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总供求基本平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市场机制作用得到更好发挥,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货币条件松紧适度,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