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6 16:07:37 来源:华夏时报
原标题:晶云药物科创板IPO:2019年业绩小幅下滑,海外收入占比超六成
记者 王颖 徐超 无锡报道
近日,苏州晶云药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晶云药物”)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华泰联合担任保荐机构。
晶云药物是一家CRO(研发外包服务商)企业,专注于药物晶型研究,目前已经为全球500多家客户完成超过1000个化合物的晶型研发服务。招股书显示,晶云药物拟发行不超过1046.317 万股募资6亿元,用于晶型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建设、创新晶型技术及产品开发平台建设、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3月9日,即晶云药物申报IPO前夕,福田同创、合晟投资、嘉兴丹青、嘉航投资与公司股东陈敏华、张炎锋、Robert Wenslow、雪道投资完成股权转让协议和增资,“突击”入股。
目前监管层对新引入股东及“突击入股”的要求日趋严格,对于上述情况,晶云药物回复《华夏时报》记者采访函表示:“嘉兴丹青、嘉航投资分别为晶云药物B轮及天使投资人,福田同创与公司B轮投资人西藏同创为同一控制下,合晟投资与公司C轮投资人合韬投资为同一控制下,它们均非此次转股引入的新股东,基于对晶云药物的业务发展长期看好,选择进一步投资合作。”
2019年营收、净利小幅下滑
晶云药物专注于药物晶型研发服务和晶型技术产业化,向全球制药企业提供专业化的药物晶型研发解决方案,主要分为晶型研发服务、创新晶型技术及产品开发、药学研发服务三种业务类别,2019年营收占比分别为75.56%、14.73%、9.70%。其中,药学研发服务为2018年新增业务。
财务数据显示,晶云药物2017年、2018年、2019年营收分别为6,870.46万元、1.29亿元、1.15亿元;同期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764.02万元、3578.73万元、3219.83万元。2019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小幅下滑。
“如晶云药物招股说明书中所列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晶型研发服务和创新晶型技术及产品开发,晶型研发服务收入在报告期内保持持续增长,创新晶型技术及产品开发收入的年度波动较大,主要系报告期内该业务以晶型专利权益转让收入为主,销售收入分成为辅。而晶型专利权益转让收入具有单项目金额较大、成功实现转化的项目数量较少、波动较大的特点。同时,由于公司2019年在研发投入上较上年进一步增长,再结合上述创新晶型技术及产品开发收入的波动的影响,造成2019年公司利润较2018年有轻微波动。”晶云药物回复《华夏时报》记者称。
招股书披露,截至2019年12月31日,晶云药物拥有核心技术人员7名;研发人员123人,占员工总数的68.33%;2017-2019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224.19万元、1864.62万元和2201.68万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17.82%、14.49%和19.15%。
依赖海外市场 期间费用率高
据了解,晶云药物由陈敏华、张炎锋、Robert Wenslow联合创办,而这三人均出身美国默克制药公司。在创办晶云之前,陈敏华美国默克工作了8年,主要负责药品的固态表征、多晶型和共晶型筛选和手性分子的结晶拆分等工作;张炎锋在默克工作5年;ROBERT WENSLOW默克工作14年。
晶云药物联合创始人兼CEO陈敏华曾对外表示,最初回国创业时,美国默克公司出身的三人创始团队计划全力抢占美国晶型药物研发服务市场。之后发现,在政策支持下,国内创新药和仿制药企业对晶型的需求也在日益提高,这也使得目前晶云药物大部分业务来自于海外市场。
招股书数据表明,2017年-2019年,公司主营业务中,境外收入金额分别为4686.02万元、1.06亿元和7352.60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8.33%、82.74%和64.09%;2018年和2019年,公司创新晶型技术及产品开发业务的收入分别为4714.68万元、1690.32万元,全部来自境外客户。
公司业务除了受外部如国外政治经济形势、医药政策等影响较大外,从内部观察,其业务模式也存在业务范围单一、期间费用率高企的问题。
2017年-2019年,晶云药物销售费用率分别为9.39%、11.42%、8.47%,行业可比公司均值分别为5.61%、3.59%、3.36%,销售费用率比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高出约一倍,且波动较大;管理费用率分别为28.78%、18.52%、21.69%,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21.31%、13.45%、12.85%,管理费率相对行业平均水平亦明显偏高。
晶云药物的晶型研发业务以项目作为营收核算的单位。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核心技术开展的项目数量分别为994个、1288个和1470个。每个开展的项目均需配齐技术服务人员、管理人员、销售人员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公司在管理和销售方面的成本。
“期间费用率偏高,说明企业营业额低,或者是利润率低。晶云药物期间费用率高企,可能与其业务范围过于单一有关,提供一站式系统化解决方案的服务是目前多数行业降本增利的有效模式。CRO企业若能在经营中提供一体化服务,可以在增加市场竞争力与客户黏性的同时,在终端销售和运营管理上实现降本增效的规模优势。而晶云药物目前施行的单个项目核算模式,决定了其在成本管控方面不具备上述一体化服务的优势。”医药行业一位不具姓名的投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