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30 06:34:31 来源:科技日报
《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
推动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大数据和区块链被“点名”了
本报记者 张盖伦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新时代进一步加强随班就读工作,完善随班就读工作机制,提升随班就读工作水平作出部署。
随班就读,简单理解,就是让残疾学生进入普通班就读。加强随班就读是中央的明确要求,对实现特殊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促进残疾儿童少年更好融入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资源条件对提高残疾学生随班就读质量具有重要的专业支撑作用。为解决随班就读资源不足、支持体系还不完备的问题,《指导意见》明确,要发挥资源中心作用,鼓励运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提高服务的精准性。
为何在这样一份文件中专门点了“大数据”“区块链”的名?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院长凌迎兵28日表示,《指导意见》是落实落细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要指南,“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是全面破解随班就读一系列突出问题的关键利器,是全面推进特殊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区块链可为科学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指导意见》指出,要用科学机制确定残疾儿童少年是否适宜随班就读,并做好适龄残疾学生的摸底排查,建立安置工作台账,减少现实中存在的家校争议。“评估认定、建立工作台账是随班就读的基础工作。”凌迎兵指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残疾儿童少年数据来源多样、不统一的问题,为科学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则可以辅助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开发标准化的评估工具箱,提高评估的客观性、可靠性、科学性。人工智能技术则可以逐步实现评估的智能化,解决专家数量少、难以全面评估残疾儿童少年的问题。大数据平台还能对控辍保学进行实时、动态的统计监督,为残疾学生的灵活安置、及时干预提供支撑。
当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规模和占比日益增加,普通学校教师或许就难以满足随班就读学生复杂多样的需求。此时,也迫切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改变特殊教育专业服务和专业咨询的传统方式,实现特教学校、专业机构、资源教室、资源教师、资源中心的互联互通和云端融合,放大资源中心的辐射范围,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智能和精准的服务。
人工智能让教师队伍不再捉襟见肘
凌迎兵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能加速特殊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和全面覆盖,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实现立足于学生大数据的精准评估和教育资源的智能推送。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支撑,可以将品德、学业、健康、素养、实践等多维内容纳入学生综合评价,强化学生能力的个别化评价,让政府、学校、家长等多元主体获得科学的、可溯的、权威的评价信息,能全景式建构学生的学业和身心成长画像,为家校协同育人和促进残疾学生社会融合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教师特殊教育专业能力对推进随班就读和保障融合教育质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凌迎兵看来,信息技术还是解决随班就读任课及指导教师数量不足、专业水平不高的长效之策。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突破师资数量和结构的局限,实现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的终身化、常态化、规模化、专业化,为配齐师资力量提供坚实基础。
教育部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顾定倩认为,《指导意见》提出“鼓励运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提高服务的精准性”,也是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今后需要及时总结,不断地将各地随班就读的成功实践上升为国家的制度,加紧推进特殊教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顾定倩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