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9 21:34: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衢州6月29日电(记者 胡徐峰 通讯员 黄紫依)“他家的面条不仅味道纯正、口感细腻、柔和筋道,而且干净卫生,我非常喜欢吃。每年我都会买十斤,今年已经是第五年了。”近日,来自上海的周女士在微店里向衢州德门龙传统农家面坊留言,她在店里刚下单了十斤面条。
让远在外地的周女士念念不忘的面条,产自浙江省衢州市的一家乡间农家面坊。一到衢州市柯城区斗门垅村村口,便能看见德门龙传统农家面坊。面坊不大,却干净整洁,门上挂着的“衢州老字号”招牌特别显眼。
匠心百年 传承四代人的手工技艺
这是一家传承了近百年制作手工面的老作坊,面坊主人陈家胜已经是第四代传人。1927年,陈家胜的曾祖父就开始制作手工面条。那时,曾祖父特地前往杭州学习手艺,并把技术带回家乡,把养家糊口的手艺传给了后辈。经过两代人的发扬和传承,到陈家胜父亲陈有华手上时,手工面的名声渐渐传出斗门垅村,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
“我们这边的人一直非常喜爱吃面条,父亲的面坊又是村内唯一的面条代加工点。那时候,乡亲们都会拿着面粉上门加工面条,可面坊规模小,又只有父母两个人做,他们常常累得腰酸背痛,却仍然每天都坚持营业,为乡亲用心做好每一份面。”回忆起儿时在父母身边打下手的场景,陈家胜如是说,“父母一直坚持用最传统的工艺做面,一做就是46年。”
2010年,陈家胜毅然决然回到村里,致力于将祖业发扬光大。他继承了从父亲那学到的手艺。“配方、手法、工序都不变,这样做出来的面才是最地道的、最传统的。”在陈家胜看来,自家的手工面之所以能传承近百年,品质和用心是最好的秘诀。
晾晒手工面条。 受访者供图创立品牌 “德门龙”吸引游客排长龙
因为用心经营,陈家胜的面条生意做得顺风顺水。2014年,他申请注册了“德门龙”手工阳面商标,将手工面品牌化。“‘德门龙’不仅是家乡的谐音,还有更深的寓意,‘德’是指做生意要讲道德,‘门’是指生意要如鲤鱼跃龙门一般,‘龙’指的是龙的传人,也蕴涵了传承四代人的含义。”陈家胜说。
创建品牌后,面坊名气越来越响,除了周边乡亲这些老顾客外,不断有人慕名前来购面,动辄二三十斤。2019年一年生产40万斤面条,销售额已近500万元。
每年7月至9月,是做面最好的时节,也是陈家胜夫妻二人最忙的日子。陈家胜说,最忙的那段日子,一天要做6000斤面条,自家晾晒场是不够晒的,要晒到村里广场、其他村民家,有些时候还能把村道给堵着。一根根如丝般悬挂着的乳白色面条成排按序摆开,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色泽,像一道道门帘似的,场面十分壮观。
直播带货 传统面条乘“云”走四方
多年来,陈家胜不断推陈出新,不仅一直致力开发新的产品,如芡实面、百合面、铁皮石斛面等药食两用的产品,他还把自家的面条搬上了互联网,通过开设淘宝店、微店,渐渐收获了一批网络回头客。
一次偶然的机遇,陈家胜接触到了淘宝直播。“去年7月,和县长一起直播,那是我第一次直播,很紧张,也很不自在,镜头推到面前时都不知道往哪儿看。”回忆起第一次直播的场景,陈家胜有些羞涩,想着很有可能会“零成交”。但一小时下来,他和主播搭配,效果出奇的好,首秀直播吸引了40余万人围观,卖了300份面条,共900斤。
尝到直播卖面条的甜头后,就逐渐有了第二、第三次。到目前为止,他已参与了20多场的淘宝直播。熟能生巧,后续参与的一些直播活动,陈家胜就不紧张了,他还会和观众聊起德门龙面德故事,做面的技巧等等。“每次都不够卖,往往二十几分钟,准备好面条就销售一空。”陈家胜说。
现在,陈家胜准备自己在家搞直播,他新购置了直播灯、手机云台等工具,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我这里有鲜活的场景,不仅可以拍摄做面的工序,还能做出‘深夜食堂’般的效果。夜深人静时,我在直播里给观众烧面条,色香味俱全,效果肯定响当当的。”陈家胜充满自信地说道。
“直播带给我无限的可能,我的梦想就是将‘德门龙’走出去。”陈家胜说,如今,女儿正学习电子商务专业,希望女儿能帮助他继续开拓网上销售路径,让传统手工面搭上信息化时代“快车”,闯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