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创始人,我有4件事会有所不同 创业的时候有问题就可以了 设计和装备餐厅时要考虑的要点 通过免费的 “从员工到在线企业家” 副本,向财务自由迈进了一步 “捉鬼敢死队” 可以教给您有关开办小型企业的13件事 如何评估您的初创公司-不会出错 创造性破坏: 快速移动并打破事物 7迹象表明,是时候从员工过渡到企业家了 创建赚钱博客的快速指南 创业公司吸引风投的4种方式 5谎言世界告诉企业家如何成功 Bootstrapers的优势: 稀缺性提升创造力 向朋友和家人借钱的硬道理和技巧 如何成为自己的老板并在工作中喝酒 企业家的奥秘: 关于创业的5个常见误区 两名妇女开办学校教人们如何成人 如何在9比5的工作中启动您的创业公司 4种方法来决定你是否应该追求你的创业理念 引导最聪明的方式 在与投资者建立联系之前,您必须做的10件事 热情的企业家即使在袜子行业也能找到成功 2021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系列活动数字赋能融合发展论坛成功召开 6辞职成为企业家的强大好处 研究: 企业选择自由职业者来逃避医疗费用 您是否有能力使您的承包业务取得成功? 停止抱怨,开始胡搞 在前100天获得动力。否则。 你有专业知识让你的承包业务取得成功吗? 鲨鱼坦克的戴蒙德·约翰 (Daymond John) 说,您必须做的3件事可以帮助您的初创公司生存 两小时销售1817万!江西“百县百日”文旅消费季 直播带货大赛正式拉开帷幕 您的公司在启动时可以做的4件事 在您的业务启动前几个月建立炒作的7种方法 你讨厌的朝九晚五的工作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安全 购物特许经营时首先要寻找什么 这家公司如何在赚钱的同时有所作为 建立6位数咨询的5个步骤 教练是完美的个人业务的8个原因 党日活动--观看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 在线课程可能没有您希望的那么有价值 为什么逆戟鲸岛出租车从一个小岛上获得大笔生意 美国各地的社区都在利用企业家精神来推动增长 这是一项6位数的服务业务,您可以以低于100美元的价格开始 企业家应该总是涉足副业。这就是原因。 研究商机时要考虑什么 在为公司聘请公司法律顾问之前,您需要的4个答案 大便! 一个创业故事被释放了。 从员工到所有者转变思维的8种方法 3种类型的体验将帮助你的创业成功 你需要知道的关于打入视频游戏行业的一切 破解App Store代码的5种方法
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 >

中央定调适当提高赤字率 超万亿特别国债可期

2020-03-30 08:07:17 来源:第一财经

中央定调适当提高赤字率 超万亿特别国债可期

作者: 陈益刊 祝嫣然 徐燕燕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短期冲击巨大,重新将经济拉回正轨,宏观政策必须加码,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配合财政刺激拉动需求。

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将研究推出包括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以及刺激消费等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

其中,由于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并不纳入财政赤字率,因此这三方面举措相对独立,被外界视为应对此次疫情的财政政策“三板斧”。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高瑞东告诉第一财经,这是疫情暴发以来,财政政策相关的最强表态。疫情冲击主要拖累总需求,这种情境下,货币政策相当于是用“绳子推车”,所以需要财政政策发力。作为拉动主需求的关键推手,财政政策将在一揽子宏观政策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货币政策起着配合作用,通过引导利率下行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居民利息负担,从而提振企业家投资动力和居民消费信心。

赤字率将破3%

衡量财政政策扩张程度,一个十分关键的指标是财政赤字率,赤字率越高,财政扩张力度越大。财政赤字率是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而我国财政赤字特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过收入的部分。

此次政治局会议明确了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多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财税专家预计,财政赤字率将突破3%,但超过3.5%可能性较小。

“我国赤字率一直不突破3%,是因为将它作为财政安全的一个心理防线,实际上来自欧盟的3%红线并不科学合理,欧盟一些国家也早已突破这一红线,为更好应对疫情冲击,短期赤字率可以突破3%,但也不宜过高,应该不会超过3.5%。”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施正文告诉第一财经。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倾向于赤字率定在3.2%。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也认为,今年赤字率大概率将突破3%。2019年财政赤字规模拟定为27600亿元。,如果按最保守的财政赤字率3%测算,财政赤字规模将达32115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相比上一年增加4515亿元。

财政赤字规模扩大的原因,一方面是收入减少,其中一部分是受疫情冲击,地方财政收入短收,今年前两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9.9%,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速-18.6%。另一部分是今年新出台超过1万亿元的减税降费新政策,主要目的是减轻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负担,这也造成财政减收。另一方面,财政支出不减反增,比如应对此次疫情各级财政支出超千亿元,扶贫攻坚支出力度也较大等。

特别国债规模或是万亿级

由于特别国债不纳入财政赤字,因此它是财政政策扩张的特殊手段,历史上也仅仅用了两次。

第一次是,财政部于1998年8月向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了2700亿元长期特别国债,所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第二次是2007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决定:批准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购买约2000亿美元外汇,作为即将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毛捷教授告诉第一财经,此次特别国债可能与前两次比较相似,用于补充应对经济发展重大挑战的资本金。

但也存在一些差别:一是此次特别国债不用于定向补充国有金融资本,而是为疫情影响下顺利开展“新基建”等补充资本金;二是此次发行特别国债的目标不是降低金融系统风险,也不是专门针对流动性和通胀压力,而是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一起服务于补短板、筑牢经济新增长点。

明明认为,面对百年一遇的疫情以及全球经济增长受其影响而大幅下行的背景,通过发行特别国债可支持新基建、民生建设等,支持银行补充资本金、加大对中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等,以及其他财政补贴等。

多位财税专家认为,此次特别国债将达到万亿元。

明明认为,此次特别国债总的规模将不低于2007年的1.55万亿元,在全球疫情的干扰下,不排除总量在1.8万亿~2万亿元附近,但是会分批(期)发行,参考过往,2007年特别国债一共分了八期,2020年第一期规模或将围绕在5000亿~6000亿元,同时项目上也将更加丰富,例如抗疫特别国债等。

毛捷认为,此次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如果过小可能影响政策效果,保守估计在2万亿元以上。

地方专项债将超3万亿

地方政府专项债也不纳入一般公共预算赤字范围,近些年为了稳投资补短板,专项债规模不断攀升,去年达2.15万亿元。而不少专家预计今年专项债规模将突破3万亿元。

明明认为,新增专项债反映政府对经济预期的态度,预计2020年规模约为3.35万亿~3.5万亿元,甚至不排除接近4万亿元规模。

上海财经大学郑春荣教授告诉第一财经,由于地方专项债偿债来源于地方政府的政府性基金收入,而这部分收入增长幅度有限,因此专项债规模可能不会有大幅增长。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不宜过度扩大地方专项债规模,这可能造成对市场投资的挤出效应。

目前,财政部已经提前下达了2020年1.29万亿元专项债。截至3月20日,全国各地发行专项债10233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79%。

这些资金全部用于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等领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前两个月约554亿元专项债用于项目资本金,这更好地发挥了稳投资补短板效果。

国君宏观预测,如果2020年全部专项债都主要投向基建,而非像往年那样大部分用于土储和棚改,将推动全年基建投资增速达到10%左右。

郑春荣认为,此次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此外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医疗、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领域仍有提升空间。从稳增长和补短板角度看,预计上述几大领域将成为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投向的主要方向之一。

货币政策重在降贷款市场利率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政治局会议关于货币政策的表述,将“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摆在首位。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们看来,会议释放了明确信号,定调接下来货币政策调控最核心的任务:降贷款市场利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分析师温彬认为,后续可能通过降低存款基准利率的方式为LPR(贷款市场利率报价)下行创造空间。

市场认为,短期内4月上旬或许就是“降息”的关键窗口。

野村证券预计,未来几周央行可能会分别下调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和1年期MLF中标利率各25个基点。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和世界经济产生更剧烈的冲击,降息幅度将分别扩大至50个基点。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该如何协调?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撰文分析,对中国而言,货币政策将继续宽松,但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对冲手段。货币政策的主要作用是流动性纾困,实体经济因疫情所受损失,仍需财政政策补贴来缓解压力,因此当前政策选择上,财政政策优先度或将高于货币政策。

明明也告诉第一财经,目前疫情对经济影响主要体现在居民收入和企业盈利下降,需要增加财政支出,支持居民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长。而货币政策要配合财政刺激,为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发行提供好的融资环境,进而拉动实际需求。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今日中国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