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8 16:07:02 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赤字率提高多少算“适当”?特别国债怎么发?
2020年3月25日,四川巴中,通江县,由中国葛洲坝集团承建的巴(中)万(源)高速公路通江河特大桥上,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工作,在谈到宏观政策时,会议提到“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这是疫情发生以来,中央首次提及提高财政赤字率和发行特别国债。
“适当”是多少?界面新闻采集的部分机构分析认为,赤字率可能从去年的2.8%扩大至最高4%,扩大的支出将主要用于转移支付、减税、基建投资,以达到稳增长的目的。
特别国债如何用?特别国债是指专门服务于某项政策或项目,具有特别用途的国债。不同于日常发行的国债,特别国债不计入财政赤字,可以突破财政赤字常规限制。分析师预计,本次为“抗疫”发行的特别国债所筹资金可能更多用于促进消费,以此来对冲外需对经济的拖累。
在中国国债发展历程中,曾发行过三次特别国债:
第一次:补充四大国有银行资本金。1998年8月,财政部宣布发行期限为30年的2700亿元特别国债,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定向发行,所筹资金用于补充上述银行资本金,以达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
第二次:购买外汇注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6月,财政部宣布发行2000亿美元特别国债(按当时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约1.55万亿元),用于向央行购买外汇储备注资中投公司。这批特别国债共分八期发行,其中,央行借农业银行定向认购了第1期的6000亿元和第7期的7500亿元,其他六期约2000亿元人民币则采用市场发行模式,完全由市场机构承接。
第三次:续作。2017年8月,2007年发行的特别国债1期6000亿元人民币到期,财政部决定续作该笔债券。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财政部向有关商业银行定向发行两期特别国债,后央行从有关银行处购回这两期国债。
以下是界面新闻整理的机构评论
中金公司:赤字率最高可能至4%
2020年财政赤字有必要大幅扩张。由于遭受百年一遇的疫情,政府赤字会因周期性因素导致的税收减少和支出增加而被动上升。要让财政政策发挥主动逆周期调节功能,广义财政赤字有必要大幅扩张。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可能提高至3-4%,地方政府专项债可能增加至4万亿元左右。此外,已经推出的减免社保缴费和国有企业让利政策也将为中小企业降负。发挥财政政策效果也需要货币政策宽松相配合,通过降准降息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
中信证券:扩张的赤字或更多用于中央
近年来财政收支缺口不断加大,疫情冲击或使财政收入下滑而支出增加,为将收支缺口控制在赤字范围内,需要扩张土地出让收入。但在“房住不炒”的底线下,土地出让收入大幅提升的空间有限,因此需要中央政府提升杠杆水平。
赤字率3%的红线并非不可突破,考虑到今年疫情的影响以及旧有的赤字控制工具空间有限,赤字率或提升至3.5%,若如此,预计可带来新增赤字7000亿元。
考虑到过去几年用于地方赤字的一般债增长有限,而且中央政府加杠杆也更加合理,我们预计本次赤字的扩张将更多用于中央,预计主要用于转移支付、减税、基建等。
粤开证券:特别国债可能更多用于促消费
特别国债可能更多是用于促进消费,以扩大消费的方式来对冲外需对经济的拖累。
传统基建已经有专项债的支持,特别国债如果再用于政府主导的基建,虽然执行力强、见效快,对经济的推动更强,但带动的多是钢铁、水泥等重工业行业,这些行业经过2015-2018年艰难的供给侧改革,过剩产能已经得到较好的去化,此时在传统基建上发力,可能会影响去产能的效果。
用于促消费,不仅能将支出的选择权交由居民部门和市场,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还可以有效切断“海外经济体正常企业生产与居民消费受影响—外需大幅减弱—居民收入下降—国内消费支出大幅下降—面向内需的企业收入下滑—企业裁员求生—失业增多—国内消费进一步减弱”的恶性循环,充分发挥消费的杠杆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的需求,更好的稳增长与保就业。
华泰证券:特别国债发行方式可能有三种
特别国债具有诸多优势,包括针对特定用途而发行,更加契合当前应对疫情冲击的政策目标;只需人大常委会审议,更加有利于相机决策;为中央政府加杠杆的直接手段,可避免地方政府债务过快上升;用途更加灵活。在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之下,适时、适度重启特别国债的发行有一定必要性。
发行方式猜想有三种。方式一,由财政部定向发行特别国债给商业银行,利率参照再贷款利率,央行通过降准或者再贷款为商业银行提供等量流动性,财政部借此进行财政贴息、转移支付和支持基建投资等。为了提高商业银行持有特别国债的意愿,也可考虑允许商业银行将特别国债用于存款准备金缴纳的方式。
方式二,参照2007年特别国债的发行方式,可由央行借道政策性银行的方式购买部分特别国债。
方式三,进一步创新特别国债的使用方式,用于支持银行永续债发行,提升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和意愿。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