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1 14:07:05 来源:新浪财经综合
市场至暗时刻,谁能独善其身?-- CTA策略大佬观点
格上研究中心
近期举办的OPEC+会议上,俄罗斯拒绝减产宣告谈判破裂。对此沙特放出大招,开始打价格战,大幅削减售往欧洲、美国、远东等市场的石油价格,受此影响,国际油价遭受巨大的冲击,NYMEX原油期货2020年3月9日当日收跌26.74%,创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记录;原油价格重挫叠加近期海外疫情扩散的不利影响,全球股市、债市、商品市场价格均出现大幅波动,美股遭遇“血洗”,标普500指数日跌7%,触发第一层熔断机制。A股尽管凸显抗跌属性,但2020年3月9日上证综指仍下跌3.01%。
全球资产都在恐慌,有一类策略却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独善其身,甚至有亮眼的表现,这类策略就是CTA策略。2020年开市以来,全球市场的波动都在加剧,日内暴涨暴跌的现象更是频繁出现在各个市场,震荡的市场常常带动投资者的情绪,而每当人们对于突如其来的下跌感到恐惧的时候,CTA策略便挺身而出。因为在市场暴跌的时候,反而经常是CTA策略具有赚钱效应的时候,所以常常能够在危机中抓住一些机会,也就是所谓的“危机Alpha”。
CTA策略是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的简称,也称商品交易顾问,是交易期货标的的一类策略。这类策略的目标是通过捕捉各类投资品种当中的趋势机会,也就是通过程序化手段,在价格变化中发现已经形成的趋势,无论是上涨或是下跌趋势,并通过阶段性参与到趋势中而获利。CTA策略大多关注的是期货品种不同周期的价格和成交量关系,投资过程中不加入主观判断,通常会分散地持有包括股指期货在内的30-40个期货品种。
CTA策略为什么能够在当下的市场环境抓住机会呢?这得益于其独特的投资方法和投资标的。CTA策略偏好波动较大的市场,因为高波动能够带来更加丰厚的收益空间,如果市场波动小,正确的信号或许只能带来1%以内的收益,但如果对应更高的波动,正确的信号就有可能带来5%甚至更高的收益空间。而在恐慌的市场,CTA策略就更容易赚到因恐慌抛售带来的动量效应的钱。此外,CTA策略投资的标的主要是商品期货,而商品期货与股票市场本身相关性比较低,所以CTA策略常常能够有效地平滑组合的波动,降低极端事件的影响。
格上总结
近期全球疫情叠加石油减产事件,我国商品市场受到明显冲击,周一能源化工板块大幅下探,原油、燃油分别下跌6%和8%,甲醇、沥青、橡胶等化工品种跌幅均超5%,为CTA产品带来了较好的机会,不少CTA产品表现亮眼,仅2020年3月9日实现2%-5%收益率的CTA策略产品就不乏少数。尽管量化CTA机构普遍表示不在主观层面做判断,黑翼资产、华澄投资、冲和资产、会世资产、千象资产等多家CTA机构均表示近期受外围事件影响,商品市场波动率增大,对CTA策略构成明显利好,千象资产、思勰投资还表示,商品是少数能够多空双向交易的资产,同股票类资产相关性较低,在危机时刻CTA产品能给投资者提供保护甚至盈利;此外,黑翼资产、会世资产、思勰投资建议投资者将CTA产品作为长期资产配置的重要一环,由于CTA策略同传统大类资产有较低的相关性,在市场波动加大时能起到保护作用,CTA具有优越的配置价值。象限资产、珺容投资、盛冠达资产表示目前时点国内国际形势不稳定因素凸显,建议投资者加大CTA产品的配置力度。
利好CTA产品表现的高波动环境是否有望持续?CTA产品表现能否继续走强?双隆投资、会世资产、盛冠达资产、思勰投资、珺容投资等多家机构认为市场不确定在加大,全球性事件影响不会短期消失,高波动率市场环境有望延续,CTA策略收益走强趋势显著,期待CTA迎来丰收年。而也有部分CTA机构持有相对谨慎的看法,呈瑞投资表示黑色板块原本炒作复工概念,但受到事件冲击被打乱节奏,策略仓位会逐步降低;冲和资产认为部分品种在经历大级别牛熊转化的过程,过程中行情可能出现反复,造成产品表现有所起伏,但熬过这个阶段,产品表现将迎来大的飞跃。
以下摘录主要的CTA策略机构的市场观点。
黑翼资产
全球疫情蔓延,外盘原油、甲醇的产品大跌,波动加剧,恐慌指数升高,很多大类资产相关性升高,触发尾部风险,下跌趋势更加明显。黑翼CTA属于量化策略,不在主观层面判断,大多空头信号都是上周收盘时已经显现,并留有空仓过夜。恰逢突发事件影响,下跌趋势更为明确,为投资组合贡献一波收益。CTA是一种配置类的资产,量化趋势跟踪策略属于右偏策略,也就是赚大亏小,与传统大类资产有天然低相关甚至负相关的特点。在经济萧条,各类资产不景气时,或市场波动幅度较大时起到保护作用。当然期货本身波动性也是不可小觑,因此建议预期投资期限较长的投资者配置持有。
千象资产
近期商品市场的波动明显加大。年初至今CTA的表现优于其它量化策略,CTA策略除了自身策略属性对品种的收益捕获,也能在其他共振板块中获得趋势性机会,能够平衡配置,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其次,CTA策略持仓分散,能够较好的锁定市场上全品种板块的波动性行情,多空双向交易,再次印证在危机时刻给投资者提供保护甚至盈利。客户的资产配置中,“国际性”资产和与中国股票资产零相关(甚至负相关性)资产占比比较小,CTA产品是中国投资人在境内可以选择的为数不多的“国际性”投资工具,这也是众多机构、高净值客户配置CTA的原因所在。
象限资产
2020年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受此影响,商品波动率明显加大,CTA策略表现基于商品市场波动率增强而收益走强趋势显著。象限资产基于人工智能的管理期货策略持仓分散,通过捕捉市场上流动性较好的各大类商品行情获取收益,在各类黑天鹅事件中表现较为稳定。目前的时点国内国际形势不稳定因素凸显,是配置CTA比较好的时间点。
思勰投资
思勰投资表示不做基本面的判断,按照目前的情况,疫情的爆发和在全球范围的扩散,导致供需错配,市场对货币政策力度也有不同的预期,这个预期分化会加剧市场波动,从16年到19年底,波动率整体下行已经处于历史相对低点,最近可能会加快波动率的回归。整体利好CTA。思勰投资还认为短期赚钱效应肯定比去年好,由于CTA这类产品很难择时,并且是少数可以在各个资产暴跌中靠做空赚钱的策略,建议长期配置一部分资金。
冲和资产
冲和资产主要采用商品期货的对冲趋势策略,在不同品种间进行多空对冲,市值上没有敞口。近期持有的能源化工空单相对较多,产品实现较好的收益。短期来看,波动率攀升带来机会,但中长期较难评估,冲和资产判断不少品种,如棕榈油、橡胶等近一两年正在开启大级别牛熊转换的过程,这种过程一般比较漫长,期间行情可能会出现反复,该阶段产品净值也会有起伏,从长周期来看,熬过这个阶段后CTA产品将会迎来较丰厚的获利机会。
盛冠达资产
成本端大幅下移叠加化工品本身羸弱的基本面数据,导致原油化工板块商品期货批量跌停,盛冠达基本面CTA策略表现较优。盛冠达资产认为当前的高波动率市场环境将持续,疫情对各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各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动、中东地区关于原油产量的争端等一系列不确定性的事件都将推动资本市场价格的波动,看好CTA策略后续表现。建议投资者当前时点可以加仓CTA策略资产。
会世资产
疫情和产油国会议谈崩让市场波动急剧上升,对CTA策略是非常大的利好,一般在这种行情下,CTA的盈利效应会显著提升。会世资产认为CTA策略的盈利能力与波动率相关性非常高,全球性事件的影响不会短期消失,故未来一段时间仍然看好此类策略的表现。对于CTA这一类资产来说,投资者进行择时非常难,大部分对冲基金都是将其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放到一个长周期来看,其波动性安全性均十分优越。尤其当资产泡沫比较严重或者外部事件冲击较多的时候,CTA会表现非常好。
珺容投资
珺容投资近期的大部分CTA策略表现优良,获得正收益。对于后市,珺容投资认为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加大,商品的波动会相应增加,给CTA策略走强带来比较好的时间窗口。珺容投资建议投资者加大CTA策略的配置,以对冲股票资产配置的不确定性风险。众所周知,CTA是交易波动性的,跟股票市场可以形成比较好的对冲和互补。
其他机构
华澄投资认为今年商品市场是震荡行情适合CTA发挥,就算没有发生石油减产事件,整体策略环境也远好于去年,表示今年是CTA的大年。呈瑞投资表示,目前市场主要焦点集中在原油化工方面,且原油最近的波动已经较高,呈瑞CTA产品持仓绝大部分是顺势,所以波动对产品表现有利。但黑色板块原本炒作复工概念,也受到影响打乱节奏,整体波动较大,操作上策略仓位会逐步降低一些 ,以保住部分利润。双隆投资表示期货市场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策略收益波动或将放大,但总体来看有利于策略表现,另外,CTA策略是国外资产配置方案中常见的长期配置标的,同股票类资产表现相关定较低,但具有年际表现分布不甚均匀的特征,因此建议投资者在高波动年份适当增配,并作为资产组合的长期配置之一。
CTA在资产组合中的作用
无论在组合配置或是个人资产规划中,CTA策略都适合扮演“组合波动平滑剂”的角色。CTA策略的产品具有“有偏性”,也就是CTA产品会在大部分时间处于横盘期,而在小部分时间获得丰厚的收益。所以CTA产品的投资需要有较长的投资期限,并最好在横盘期买入。CTA资产能够降低组合受到单一资产影响,并增加组合的夏普比,是资产配置的必选品之一。
此外,不仅仅是CTA策略,套利策略、阿尔法策略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也同样有亮眼的表现。相当一部分量化的策略都偏好波动更大的市场,因为更高的波动意味着更大的获利空间和更多的定价错误。越是动荡的市场,越能凸显出资产配置的价值,均衡的资产配置能够加强组合的防御能力,在市场至暗时刻,守住底线。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