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8 14:07:16 来源:中新经纬
原标题:报告:过半购房者不改购房计划,房企转战VR售楼处拉业绩
中新经纬客户端2月28日电 58同城、安居客发布《疫情期间楼市报告》显示,房地产行业在本次疫情中遭受了重大影响,无论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还是房地产中介企业莫不如此。而随着各地针对性政策的出台,也将有效保障行业的平稳发展。但这并非预示着房地产调控会全面放松,楼市稳定的目标依然是房地产调控的重点。
直播看房兴起
受疫情影响,2020年1月全国找房临感VR售楼处访问占比提升明显。58同城、安居客发布《疫情期间楼市报告》显示,1月全国临感VR售楼处访问量占比提升,环比12月上涨57.7%;北京、海口、太原的临感VR售楼处访问量占比环比增长超70%。鉴于目前疫情影响仍未消除,未来一段时间内,临感VR售楼处或将成为购房者了解项目的主要方式。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进行的行业调查结果显示,有71%的行业人士对于提前布局、线上营销推广计划有了更精准的认识,认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一定是未来的家居行业的发展的主流。
超半数购房者不改既定购房计划
疫情影响下,人们的购房观念随之发生改变,关于房价趋势、选房标准等方面颇受购房者关注。62.7%的购房者认为疫情对近期的房价有一定影响,认为国家会因此调整楼市调控政策的人群占比为34.4%。超半数购房者表示疫情不会影响既定的置业计划,也有四成的购房者表示暂缓购房观望一段时间。
受疫情影响,购房者选房时对室内空气流通性、小区的人口密度、社区规模等将更为关注,48.4%的购房者更倾向于购买居住条件较好的远郊房源。
房地产企业的从业人员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们认为,疫情也会对项目的销售价格造成一定的影响。38.5%的从业人员表示2020年上半年项目价格将有不同程度的下跌,也有39.5%的人员认为项目价格将保持不变。
疫情也迫使房地产企业调整开盘节奏及推广形式等。约六成的人员所在项目将推迟开盘时间,三成人员更倾向选择临感VR售楼处等线上带看的形式推广项目,有15%的从业人员愿意尝试直播卖房。
另从房地产经纪人的角度来看,55.1%的房地产经纪人认为疫情结束后房地产市场将保持平稳,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认为市场会暴增及下滑的经纪人占比均在20%左右。对于今年一季度的房产市场,72.5%的经纪人仍然抱有信心。
零售地产商有意降低租金留住租户
在针对零售地产从业者的定向调研中,84.2%的调研对象表示其所在的商业地产项目被迫停业。
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逐渐显现。58同城、安居客发布的《疫情期间楼市报告》显示,35.8%的调研对象认为是租户要求降低租金,27.5%认为是租户解约。降租和解约都将影响业主方的收入。
而在实际应对方式上,为尽快走出疫情影响,53.3%的调研对象表示所在项目会暂时降低租金吸引及留住租户,30%表示会推出大力度折扣活动,29.2%表示会建设在线销售平台/直播荐货。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已有近百家商业地产运营商出台了相关租金减免政策,但从本次调研来看,仍有42.5%的调研对象表示其所在项目无租金减免,50%的调研对象表示已有新租户放弃签约,20.8%表示有新租户延期签约。
关于何时能恢复疫情前的正常营业状况,高达47.5%的调研对象表示难以预计,31.7%认为会在二季度,11.7%认为会在三季度。
楼市仍将延续维稳基调
58同城、安居客发布的《疫情期间楼市报告》显示,从近期LPR的降息以及央行昨天表态来看,流动性放松是2020年金融政策的大方向,房地产行业在2020年政策上可获得适度放松,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表示,有三个“不代表”值得关注:
其一,LPR持续降息,不代表房地产市场会快速转热。在LPR利率调整之前,MLF已经先期进行了利率下调,也是本次LPR一个预先信号,从本次调整来看,利率毫无悬念进行了下调,对疫情影响下的实体经济,尤其是融资层面起到一定作用。值得关注的是,由于LPR利率不断下调,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房贷利率水平,间接拉部分购房需求的加快入市,对于楼市稳定也起到积极作用。
其二,各地出台纾解政策,不代表房地产政策将大放松。一方面房地产行业在本次疫情期间遭受到重大影响,返乡置业不复存在,甚至一季度的交易都会受到极大影响,各地纷纷出台政策以扶助房地产行业度过难关,房地产政策的微调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关于房地产政策大放松各种言论也甚嚣尘上,央行此次明确表明了态度,预示着调控政策的节奏并不会因为疫情而出现大转变。预计未来针对房地产行业的金融侧监管会进一步微调,但四限类政策很难在短期内出现全面放松。
其三,疫情的确对经济形成影响,不代表短期会依赖房地产拉动经济。从央行19日报告表述来看,对于房住不炒、房地产不作短期刺激经济手段进行了再次强调,这一时间上的相关表态十分清晰,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目标亦不会改变。(中新经纬APP)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