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6 09:34:14 来源:国是直通车
对中国而言,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也将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中国经济如何打出一个漂亮的“决胜战”,尤为关键。
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1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李克强指出,今年国内外形势更为复杂严峻,做好政府工作需要付出更加艰苦努力。要坚定信心,扎实进取,精准实施应对困难挑战的政策措施,用足用好促进发展的有利条件,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对于2020年经济怎么干,这场座谈会传递出重要判断。就释放的信息来看,这两件事很重要。
倾听市场呼声,聚焦企业关切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谈到,去年挑战多、困难大,但宏观政策应对得当,大规模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等增强了企业应对困难的能力和信心,中国经济增速继续位居主要经济体前列,就业稳步扩大,成绩来之不易。
对于今年的政府工作,李克强指出,要实施好宏观政策,提振市场预期,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把减税、节支作为关键,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政府真正过紧日子,大幅压缩一般性开支特别是行政开支。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传导机制,更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减税降费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宏观政策支持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的重大举措。
去年减税降费政策举措持续加力下,取得很大成效。工信部数据显示,预计2019年全年减税降费2.36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及相关环节在增值税减税规模中占比近70%,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约2500亿元。
1月7日召开的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提出,2020年要乘势而上、提质增效。减税降费要重在巩固和拓展成效上下功夫,坚持主动服务、简化手续、算好铁账,要及时解决政策执行中出现的新问题,确保执行到位。
今年元旦,央行送上了8000多亿元的降准“大礼包”,并明确提出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为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央行5日召开的2020年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下一步要健全小微企业贷款考核激励机制,落实授信尽职免责制度,营造敢贷愿贷能贷的政策环境。
企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
展望未来,李克强在会上指出,要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把减税、节支和简政有机结合起来,倾听市场呼声,聚焦企业关切,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尽可能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为企业生产经营、参与公平竞争提供更宽松环境,催生更多新企业,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顶住经济下行压力。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认为,如何营造在全球范围内有竞争力的吸引人才的环境,在当前形势下尤为重要。下一步中国应下大力气改革科研、教育和人才管理体制,着力营造能够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来华从事科研教育工作的良好环境。
满足民众生活需要,保持就业大局稳定
尽管去年中国发展遇到多年少见的困难局面,但李克强指出,我国经济稳中有进,民生持续改善。
在今日召开的座谈会上,李克强对民生问题进行了较大篇幅的表述。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李克强指出,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着力拓展就业渠道,支持灵活就业,加强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做好就业保险保障工作,保持就业大局稳定。
在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看来,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核心是让其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张车伟认为,中国就业基本稳定,且这种稳定形势今后也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未来稳就业工作应更多着眼于改善就业质量,提供更优质就业岗位。
以民生为导向扩内需以及民生补短板将是今年民生领域的重要话题。
李克强表示,鼓励企业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深挖内需潜力,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消费升级。加强政府引导,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性,积极发展群众急需的养老、托幼等方面的社区服务,加快补上基础设施、城市配套设施等领域短板,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后劲。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中国仍然有强大的内需市场,要依靠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满足人们的需求,年轻人追求个性化消费要满足,中国加速进入老龄化,也要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民生领域补短板方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指出,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居民后顾之忧,扩大需求也无从谈起,而这些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潜能。
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认为,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快民生领域补短板,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这不仅可以满足民众美好生活需要,也可以释放需求潜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民生之暖”保稳定、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金易子)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