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5 18:08:48 来源:中国证券报
10月25日500亿元浦发银行可转债开始发行,刷新国内市场单只可转债发行规模的纪录。论规模,除这只“史上最大”的转债,中信银行今年3月发行的可转债同样能够排进前列。再加上平安银行、江苏银行的可转债,今年以来银行转债发行规模已达千亿元量级,也是有史以来头一次。当下对于银行转债,供给方、需求方、监管方三方诉求趋于一致,银行转债融资正当其时。
浦发银行本期可转债计划发行规模达500亿元,使其成为我国历史上发行规模最大的可转债。此前国内发行的最大可转债规模为400亿元,有两只,一只是2010年发行的中行转债,另一只是今年3月发行的中信转债。不难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标签——银行转债。
不光是这几只。迄今为止,国内发行的单只规模在100亿元(含)以上的可转债共12只,也是国内发行规模排前12名的可转债,其中有9只是银行转债。
银行转债向来发行规模较大,是市场上大盘转债主力军。今年银行转债发行显著放量,平银转债、中信转债、苏银转债、浦发转债等银行转债相继发行,总规模已达1360亿元,也是有史以来银行转债年度发行规模首次达到千亿元量级。
银行转债供给大增是当下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在发行二级资本债、可转债、永续债和优先股等方面动作频频,全都指向补充资本这一目标。随着业务发展、资本损耗和资产回表,加之监管标准趋严,近年来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需求持续旺盛。
目前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的补充形式主要有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留存、配股、增发、IPO、可转债等;其他一级资本的补充形式主要有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补充形式有次级债、混合资本债及二级资本债等。在补充核心资本方面,转债融资不失为较好选择。
相对于增发、配股等方式,转债融资具有一定优势,主要包括:流程上更快,限制更少,发行成本更低;市场接受度更高,对上市银行股价冲击更小;此外,当前银行股存在的破净现象也增加了定增的难度。只是发行转债不能立即起到补充资本金的作用,产品结构也相对复杂,但退一步讲,即使转股失败,因票息很低,其融资成本也远低于普通银行债。
虽然发行规模很大,但银行转债向来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银行转债几乎不存在违约风险,正股股息率高,适宜做底仓品种。二是银行转债促转股意愿较强、下修案例较多,对投资者较友好。三是银行转债流动性好、不存在入库限制,需求群体丰富。自银行转债登上转债市场舞台以来,便是公认的底仓品种,需求群体通常最为丰富,不缺接盘力量。
此外,去年以来银行转债转股节奏加快、赚钱效应较好,形成了良好示范效应。历史上,银行转债基本全部以转股告终,而且节奏越来越快,今年1月发行的平银转债甚至在进入转股期后第19天即公告强赎,用时仅0.6年。如此,发行人达到“补血”目的,投资人也很快获利退出,双方皆大欢喜。
对于转债市场而言,浦发转债等银行转债供给增多,弥补了先前优质转债退出造成的空白,有助于丰富市场投资品种,满足投资者配置需要。
当前,银行发行转债也受到政策鼓励。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当前形势下,缓解商业银行的资本约束,可拓宽其信贷投放的空间,改善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今年2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其中就提到降低优先股、可转债等准入门槛,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同时发行多种资本补充工具。
不难看出,当下对于银行转债,供给方、需求方、监管方三方诉求趋于一致,发行放量也就在情理之中。
可以说,银行转债融资正当其时。未来有更多银行转债现身也不应感到奇怪。
照目前看,浦发转债“史上最大转债”的称号恐怕也不会保留太久。交通银行发行600亿元可转债的预案已获得证监会核准,再破纪录只是迟早的事情。
进一步来看,永续债、可转债、二级资本债等资本补充工具大量发行,银行多渠道、大力度补充资本金,有望逐渐缓解银行资金供给端约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望继续得到增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