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8 09:02:05 来源:中国证券报
这是一组靓丽的数据:2015-2018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别为123.5、156.7、210.1和270.3,分别比上年增长23.5%、26.9%、34.1%和28.7%。从分类指数看,2018年转型升级指数为143.9,增长8.8%,比上年加快2.4个百分点;创新驱动指数174.4,比上年大幅增长21.8%,增幅扩大8.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这些体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的数据,展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正不断积聚,描绘了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健康底色。
研发投入增加“人才红利”释放
随着经济实力跃升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实施,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达19657亿元,是1991年的138倍,1992-2018年年均增长20%,远超同时期按现价计算的GDP年均增速。
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首位。2018年,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全国研发人员总量为419万人年,是1991年的6.2倍。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在2013年超过美国,已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此外,根据世界银行和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财政部联合发布的最新报告,中国顶尖大学全球排名节节攀升,高质量科研成果越来越多。中国正在成为微软、IBM等全球性科技公司的科研基地。这说明,中国不断培养出的大量高科技人才正在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增强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与自信。
“人才是第一资源。”中国人事科学院原院长吴江表示,经济发展开始从向“人口红利”要效益转变为向“人才红利”要效益,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应深化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推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推广现代学徒制,强化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企业开展技能人才培训,完善技能认证体系,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拓展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弘扬工匠精神,努力培养大国工匠。
创新驱动提速创新体系更趋完善
从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创新驱动指数比上年增长21.8%,显示我国经济创新驱动量能在不断释放,也折射了创新体系在不断完善。
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社会创新创业氛围增强。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年累计毕业企业数从2017年的11.1万个增加到2018年的13.9万个,增长25.9%,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政府引导力度持续加大,政策受惠面更加广泛。2017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达8383.6亿元,是1980年的130倍,1981-2017年年均增长14.1%。一系列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政策实施效果凸显。
创新产出成果丰硕,产出能力稳步提升。2018年,我国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分别为432.3万件和244.8万件,分别是1991年的86倍和98倍。神威超算、量子通信、北斗导航等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经过多年的深耕厚植与艰苦拼搏,我国科技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
“在最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创新指数排名比去年又上升三位,目前排名第14位。”国家统计局有关人士表示,“这个排名持续四年往上走,说明我国的创新驱动战略在各个方面被国际所认可。”
在创新驱动战略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强化,各类科技创新孵化器、加速器和众创空间等新型科技服务组织日益壮大,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当前,中国经济正顺应全球科技发展趋势,抓住历史机遇,不断发展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在坚持保障安全、驱动发展、服务转型、引领未来原则的基础上,厘清创新主体发展的目标和使命,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在前沿领域乘势而上、奋勇争先,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支撑作用增强引领新动能发展
伴随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创新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产品供给优化、新动能培育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当前,高技术制造业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成为带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2017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9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55.8%。
产品供给质量不断提升。技术革新为企业不断进行新产品开发创造了条件。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逾四成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共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9.2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3.3%。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项目中,以开发全新产品或者改进产品功能质量为目标的项目占比达到82.4%,“中国制造”正升级为“中国智造”。
新动能发展加快。随着“互联网+”深入开展,基于移动互联、物联网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应用不断深化,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走向实用,催生出一大批大数据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电子政务、信息惠民、共享经济、平台经济迅速兴起,大大提高了政府治理水平和民众获得感。创新引领新动能发展,开辟了经济增长的新天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中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治本之策,着力培育新动能,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从工业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调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