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3 07:32: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勇立潮头海天阔,“中”流击水更远航。2019年是中信银行2018-2020年发展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而6月30日又是一年之“中”,三年规划之“中”。“中考”既记录了过去的成绩,又预示着未来的成果。在这个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上,中信银行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截至6月30日,中信银行总资产达6.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5%,存贷款增幅处于近年高位;实现营业收入931.5亿元,净利润283.1亿元,拨备前利润686.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9%、10.1%、17.1%;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并创多年新高。不良贷款率1.72%,下降0.0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上升7.19个百分点,资产质量稳步向好,风险抵御能力持续提升。
一、 牢牢把握“稳”与“进”
“稳中求进”是商业银行应该遵循的经营理念。“稳”是稳原则、稳优势、稳质量;“进”是提管理、强能力、明方向。
传统优势“稳”,新起之秀“进”。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用“坚守零售业务转型,重塑对公业务优势”16个字来解读中信银行的中期业绩。对公业务是中信银行传统优势和特色。上半年,中信银行突围银行普遍面临的“存款困境”,对公存款突破3万亿元大关,居股份行前列,增速创多年新高。然而,中信银行没有止步于表面的繁华,对公一体化等深层次改革正在稳步推进。稳固对公优势并不等于选择一条腿走路,零售作为新起之秀,其逆周期性、稳定性和风险分散性成为战略转型的有力支撑。目前,个人客户已近1亿户,管理资产近2万亿元,贵宾、私行、信用卡客户高速增长;零售营收和中收占比分别超过36%和65%。零售势能正加速释放。
规模增长“稳”,结构调整“进”。评判一家银行的优劣已不再以规模论英雄,业务结构和可持续发展是关键。中信银行将结构优化列为发展之要,强调资产、负债、中收“三端”并举,拉长核心存款、问题贷款、客户等关键指标的考核周期,为夯实基础留足空间。我们看到,非息占比达38.6%,新增贷款中零售占比70%,卡、理财、投行、托管等低资本消耗业务飞速成长。
资产质量“稳”,盈利能力“进”。资产质量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根基”,没有这个根基,发展再快也是进一步退两步。中信银行以“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为核心,重点推进机制、流程、技术等6类20余项变革,并提出问题贷款“七个一点”工作思路,筑牢平安中信“堤坝”。上半年,不良率稳步降低,资产质量持续加固。在拨备计提同比提高80.3亿元的同时,净利润同比增加25.9亿元,过滤掉风险的真实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深刻理解“义”与“利”
中信银行董事长李庆萍曾指出,银行经营应“先有大局,才有小局;先有整体,才有局部;先无私,才能有己私;先利他,才能利己”,这也是中信银行一直以来秉持的经营理念。服务实体经济是银行的天职,是银行最大的“义”之所在;而在后工业化时代,沿着供给侧改革方向进行前瞻性资产配置,通过解决社会融资需求难点和痛点获取收益,是银行最大的“利”之所在。
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信银行原名“中信实业银行”,它肩负实业兴邦使命而生。近年来,中信银行始终心系实体经济,且支持力度不断加强。上半年,97%以上新增资产投向信贷和债券投资领域,且重点布局三大三高三新领域。其中,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增长23%,高出贷款平均增速16个百分点,大幅高于银保监会和央行考核标准,不良率控制在1%以内,远低于监管标准。
全力支持国家区域战略。中信银行的区域发展战略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是本次三年规划的亮点。国家正规划建设19个城市群,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均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中信银行正在通过差异化资源配置和综合化服务持续加大对上述区域的支持力度。以雄安分行开业为例,中信银行将依托集团优势,“金融+实业”并举,为雄安新区注入多维发展动能。此外,中信银行成功举办中哈高新技术企业论坛,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全力支持民营企业成长。犹如硬币的两面,支持民企既是责任,亦是机遇。精准滴灌到最急需金融服务的民营企业,找到专业化路径和方案,解决企业痛点的同时也可实现自身稳健、可持续发展。近期,中信银行推出支持民企发展十四项举措,从政策保障、流程优化、科技赋能等方面整体优化服务体系。中信的特色在于大客户,因此,中信在探索“1+N+N”链式融资模式,倾力发展交易银行,提出“以大带小”的中信方案。
三、决心开启“破”与“立”
破解金融供给矛盾,中信银行坚持破立并举、破中有立,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高金融的适应性、竞争性和普惠性。
“破”的是与时代要求、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传统观念、惯性做法、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对此,中信银行提出了“六个不再”:不再搞存款增长的锦标赛,而是更加注重成本的控制和效益的增长;不再单纯关注账面利润,而是更加注重滤掉风险的真实效益;不再走高资本消耗的老路,而是更加注重资本集约式发展;不再以短期业绩论英雄,而是更加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不再重总量、轻结构,而是更加注重结构的优化调整;不再走低技术含量、高资源投入的老路,而是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驱动业务发展。
“立”的是新科技、新模式、新理念,以科技服务和综合服务为“双核驱动”助力转型升级。我们看到中信银行提出“三年两翻”的科技人员投入目标。我们看到中信银行成立了金融产品IT创新实验室,并挑选特色分行建立创新基地。我们看到中信银行启动IT部落制派驻、融合、承包等三大模式试点,项目交付平均周期缩短30%。我们看到看到普惠与百信线上合作正全面深化,分行与金租“融资+融物”模式正加速复制。我们看到中信集团协同现已探索出柯桥模式、兰州模式等20多个协同模式,服务触角延伸至证券、基金、地产等50多个行业,上半年联合融资达3000亿元。我们看到中信银行正在全力搭建开放银行,连接出行、消费等众多场景,金融与非金融正在加速赋能。
能破而后有立,知止而后有定,明不足而愈进取。已过而立之年的中信银行,脚步愈发坚定有力、从容不迫,她正以最大的热情和智慧不断革新生产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