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6 15:07:00 来源:经济观察报
广西梧州中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恒集团”,600252.SH)正迎来它的第二次大考。
8月22日晚间,中恒集团发布了2019年中报,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18.14亿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3.63亿元,同比增长7.81%。在中药行业出现巨大变化之下,以中药生产为主的中恒,如此业绩表现已算不错。但中恒集团面临的考验,却远没有结束。
就在8月上旬,中恒集团发生一起最新的人事变动,变动的是原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崔鼎昌。与正常的人事更迭不同,公司公告表明,崔鼎昌职位变动是因公司“解聘”所致,而非上市公司人事变动中经常出现的“辞职”。
中恒集团内部一系列人事变动早已在这过去的大半年时间中上演,董事会和管理层几乎实现了“大换血”。
一位接近中恒集团的人士称,此前的高管团队大部分是大股东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投集团”)此前通过高薪市场化招聘的,大股东给予了很高的期望,此次变动是由于大股东对于这个团队所取得的成效并不满意。
中恒集团对广西来说意义显得尤为特殊,原因之一是它是广西国资纾困民企的最早案例,远早于2018年的民企纾困潮。早在2015年,中恒集团因原实控人问题集中爆发一度濒临绝境,广西国资旗下的广投集团最终接手。因此,作为广西国资旗下上市公司,中恒集团寄托着广西要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宏图壮志。
然而,随着国家一系列医药政策的变化及医药行业性问题的显露,近年业绩情况良好的中恒集团,其身上存在的在售产品相对单一、研发投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也亟待改变。
前世:广西国资纾困对象
中恒集团是一家大型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公司业务范围包括制药、保健食品等业务。目前,中恒集团旗下主要有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为主要的核心医药品种。
广西国资入主中恒集团是源于2015年的一次民企纾困行动。彼时中恒集团正遭遇实控人资金链断裂,而原实控人、董事长许淑清又因涉嫌单位行贿罪被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更将企业逼到了绝境。
许淑清通过其控制的中恒实业直接持有中恒集团22.52%的股权,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
2014年9月18日,中恒实业将其持有的中恒集团6200万股质押给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融信托”),并向中融信托借款3.7亿元,还款日为2015年9月26日。但眼看着借款期限将至,中恒实业却无力偿还该笔借款,股权质押危机爆发。后经过协商,中融信托同意将回购期延半年。
除了质押给中融信托的这笔股权外,中恒实业几乎将其所持的中恒集团全部股权都质押了出去,合计质押70909.05万股,市值高达35.4亿元,质押比例高达90.6%。粗略估算,中恒实业质押融资金额约14亿-15亿元。
而在如此巨大的偿债压力面前,许淑清却因涉嫌犯罪而遭到检方立案侦查。根据公司公告,2015年8月28日,中恒集团收到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公函: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许淑清涉嫌犯罪线索指定管辖的通知》要求,湖南省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许淑清以涉嫌单位行贿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风暴之下,中恒集团的业务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其拳头产品“血栓通系列产品”血栓通的代理商陷入观望,这导致了血栓通销量的大幅下滑,由此又导致中恒集团获取的收入锐减。这从几个月后披露的2015年年报便得以体现:中恒集团2015年业绩呈现出断崖式的下滑,净利润同比减少67.38%。
与此同时,公司曾经的副总经理、许淑清的儿子赵学伟,也涉嫌内幕交易、行贿等违法行为。
风雨交困之中,广西国资出手纾困。
2015年10月11日,中恒实业和广投集团签署《股份转让意向书》,拟向广投集团转让其持有的20.52%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广投集团成立于198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的投融资主体和国有资产经营实体。广投集团注册资本100亿元,主要投资和经营电力、铝业、金融等产业,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388亿元、利润总额30亿元、资产总额3562亿元,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28位。
最终的转让协议完成于2016年1月23日。当天,广投集团和中恒实业签署股权协议,广投集团以5.44元/股的价格,受让中恒实业持有的中恒集团20.52%的股份,总受让价为38.8亿元。1月27日,广西国资委也批准了该笔股权转让。几天后,许淑清辞去上市公司董事长等所有职务。
中招行业性问题
广投集团的入主寄托了广西对于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宏图壮志。公开信息显示,2016年起,广西就明确提出医养结合打造大健康产业。广西具有特殊的长寿、养生、健康等自然生态条件,中药材资源丰富,是我国“天然药库”“生物资源基因库”和“中药材之乡”,发展大健康产业基础良好。
广投集团的入主算是对中恒集团的第一次大考交上了一份好的答卷。
在广投集团入主中恒集团三年后,中恒集团的业绩可圈可点:从2016年至2018年这三年,中恒集团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16.7亿元、20.48亿元和32.9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89亿元、6.05亿元和6.13亿元。
然而,中恒集团身上深层次的问题也随着近几年医药行业的巨变和种种风波逐渐暴露出来。
随着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中药注射剂有效性再评价、药品带量集中采购等一系列政策的推行,许多医药产业的竞争压力大幅加大,中恒集团的拳头产品血栓通的前景开始变得变数重重,销量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此外,另一家制药企业步长制药引发了社会对医药企业销售费用占比较高的关注,中恒集团也很难独善其身。
2018年年报显示,中恒集团销售费用达21.19亿元,其中市场推广费用20.58亿元,绝大部分销售费用都花在市场推广上。这一数字较2017年销售费用7.1亿元同比增长1.98倍。而2018年,中恒集团的营业收入仅为32.99亿元,以此计算,中恒集团的销售费用占比超过了64%,占同期营业成本的78.08%。即便放在整个医药行业来看,这也是高居行业前列。
对此,中恒集团曾对外解释称,主要是“两票制”政策实施,原来由代理商负责的市场推广工作需要由公司与代理商共同负责推广,因此市场推广费同比大幅增加影响本期销售费用增加。
而另一个颇为尴尬的现实是,与销售费用的持续攀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研发投入的杯水车薪。2018年中恒集团研发投入合计仅4474.49万元,仅达销售费用的2%。公司2018年员工总人数为2434人,但研发人员数量只有65人。
“破”与“立”
今年年初,中恒集团迎来了一个新“掌门”焦明,焦明系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他于2月22日正式成为中恒集团的董事长。彼时,这就被一些关注中恒集团的行业人士看出了不同寻常之处。
在接下来几个月时间中,中恒集团原有的高管团队部分成员因个人原因提出请辞。6月6日,中恒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欧阳静波宣布辞职;之后不到半个月时间,廖智也辞去副总经理一职;再加上原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崔鼎昌此次被解聘,大半年时间中,中恒集团已经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人事变动,公司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几乎实现了“大换血”。“之前的团队大部分都是广投集团花大力气从外部以市场化的方式招聘而来的团队,团队的调整说明了广投集团对团队的不满。”接近中恒集团的人士称。
一个颇受外界关注的细节是,2018年财报显示,仅欧阳静波的年薪就达到432.41万元。这些都凸显出了广投集团对中恒集团所怀抱的巨大期望。
在今年年初焦明正式“接棒”中恒集团时,广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炼曾在内部讲话中提及,中恒集团是广投集团医药医疗健康板块的重要企业。在下一阶段工作,要着重做好包括“坚持抓好建办好中恒,促进建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强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着力打造广西医药龙头企业”等工作。“大换血”之后,摆在焦明等新管理层面前的是一个亟需发展创新业务、摆脱行业困境的中恒集团。
上述接近中恒集团的人士透露,这半年公司内部也“动静很大”,公司内部确定对于解决现有困境的方式,加强研发和并购是最重要的方向。
中恒集团官网上的一则年中工作会的信息,也着重提到了这两项:“以研发创新寻找新突破口”、“以投资并购培育新增长点”。
该人士称,中恒集团即将建立一个大的药品食品研发平台,整合中科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医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研发机构资源,以提升研发水平。而在资本运作层面,则明显加快了并购的步伐,公司成立了一个并购工作领导小组,将对今后涉及到生物医药、医药企业、健康食品等领域的并购项目进行立项和尽调。“广投集团其实一直还是比较开明,一直强调要用市场化的方式应对公司困境,也明确提及要改善激励与绩效考核机制。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市场化的机制对公司的大考就已经成功的一半。”上述接近中恒集团的人士认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