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30 19:12:30 来源:财联社
得润电子(002055.SZ)7月30日披露,因未及时对子公司收到政府补助作出信息披露,公司收到深交所发出的监管函。
公司披露历史披露信息显示,在2016年遭遇业绩断崖式下跌之后,得润电子自2017年开始上演了业绩大反转,但在此背后,其对政府补贴等非经常性损益的依赖,也开始招致质疑。
得润电子7月30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深交所监管函,原因系公司于2018年11月收到重庆璧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放的有关产业发展基金补助2696.00万元(人民币,下同),该项补助占公司2017年度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5.43%,但公司未及时以临时报告形式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直至2019年4月27日才通过《二〇一八年年度报告》对外披露。
同时涉及信披违规的还包括为表外参股公司担保的事项。
按照相关会计规则,政府补助一般应计入当期财务报表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而围绕“非经常性损益”,深交所方面对得润电子亦早有所“关注”。
得润电子曾于今年5月28日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于对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年报的问询函》,其中就要求公司“结合营业收入结构变化、成本费用变动情况、盈利能力、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等因素,详细说明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变动幅度不匹配的原因及合理性,并说明是否对非经常性损益存在依赖。”
德润电子在6月11日发布的回复上述问询函的公告中列示了属于该期非经常性损益的项目明细,并表示公司目前的业务经营、财务状况能够保证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非经常性损益会给公司带来较好的积极作用,但不会形成对非经常性损益的较大依赖。
数据显示,2018年得润电子实现归母净利润2.61亿元,但扣非净利润仅为1027.05万元,计入当期非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包括政府补助共5443.21万元,以及处置原子公司部分股权由成本法转权益法核算所产生的收益2.28亿元,两者分别占当期公司归母净利润的20.85%和87.36%。
梳理得润电子近年来的数据不难发现,深交所对公司“是否对非经常性损益存在依赖”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
自上市以来,得润电子的第一个业绩高峰出现在2013年,公司当期实现归母净利润1.23亿元,但随后即一路下滑,至2016年则几乎出现断崖式下跌,归母净利润仅为3867.56万元,同比2015年的8518.37万元大幅下降了54.60%。但从2017年开始,得润电子业绩似乎开始“触底反弹”,并一路上扬。2017、2018两个年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了1.75亿元和2.61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高达351.85%和49.37%。
反观扣非净利润数据表现,2016年,得润电子扣非净利润为-426.34万元,2017年,大幅反弹至6397.48万元,但到2018年,则又急速下降至1027.05万元。如此过山车一样的表现,以及与上述归母净利润数据对比产生的反差,让人难免觉得蹊跷。
秘密依然藏在“非经常性损益”里。
历史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3个报告期内,得润电子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与归母净利润的比值分别高达111.02%、63.39%和96.07%。其中,3个报告期内,公司计入当期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4951.07万元、6598.14万元和5443.21万元,分别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128.02%、37.76%和20.85%。
实际上,也是从2013年开始,虽然归母净利润数据偶有震荡,但得润电子的扣非净利润就一直处于下滑态势当中,从1.11亿元一路降至0.10亿元。所谓的业绩反弹,或许有些名不副实。
对此,有得润电子投资者对记者表示,近年来,政府补贴、出让股权这些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在公司净利润数据中占据的比重较大,对业绩的影响较大,得润电子在回复深交所是否对经常性损益存在依赖的问题时给出的答复,在某种程度上似乎与事实并不相符。
对此,财联社记者曾数次致电得润电子,希望公司方面做出说明,但截至发稿前仍未获得接听。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