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3 19:12:29 来源:
山东知名化工企业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滨化股份,601678.SH)近期在氢能源领域又有新动作。
近日,该公司宣布将斥资1.5亿元向旗下控股子公司山东滨华氢能源有限公司(下称滨华氢能)增资。增资完成后,滨化股份对滨华氢能的持股比例上升至97.5%,而增资资金主要用于氢能公司进行投资及行业并购。
作为以生产氯碱产品而知名业内的滨化股份,其之所以能在氢能源领域“插上一脚”,得益于该公司较为完备的氯碱产业链。这一优势,为其提供了工业副产氢的来源——滨化股份的氯碱装置副产氢通过纯化后,可用于氢燃料电池。根据业内数据测算,以滨化股份2018年生产的68万吨烧碱量为例,这可贡献约1.8万吨的副产氢气。
受到主营产品环氧丙烷产销量下降、烧碱价差缩窄影响,近些年来,滨化股份的业绩出现颓势——2018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5.73亿元、1.40亿元,同比分别下滑约12%、47%。
在此背景下,氢能的热炒,给予了该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新的想象空间。
2017年,滨化股份与新三板公司亿华通(834613.OC)合资设立滨华氢能,由后者主要进行技术出资。亿华通,则是目前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环节电池系统/电堆的重点企业。
面对当下一拥而上的“氢热”,A股不少上市公司已经摇身变为氢能概念股。以Wind氢燃料电池指数为例,该指数目前收录了54只成份股。氢能产业链涉及环节众多——按上游、中游、下游,分别包括上游制氢、储氢、加氢,中游氢燃料电池和下游氢能源汽车制造。
尽管眼下氢能概念火热,但其商用化尚未到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氢能使用的成本、安全性以及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等。
氢能使用的成本问题,从制氢环节便引发关注。
河南南阳“水氢发动机”事件,将制氢的方式之一水电解引入大众视线,但这一方式目前成本比较高。林德集团亚太化学与环境应用技术及氢能技术总监张辰东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利用工业副产氢广义上可以说把这种氢气作为绿色能源,但同时又很好兼固了成本上的经济性,而如果通过水等纯绿色能源提取,目前来看,会增加下游的使用成本。”
滨化股份借助工业副产氢优势,进入氢能领域。与此同时,其与亿华通的合作,目前已经初步实现将氯碱装置副产的氢气压缩净化,充入长管车内。通过正在实施的氢能源项目,滨化股份试图未来将合格的氢气运输到加氢站为燃料电池车加注清洁燃料。
然而,氢能的运输成本也是影响氢能使用的重要因素。
林德集团氢能业务发展总经理王煜武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因有效运输效率低,致使目前中国氢气的有效运输占比约为1%,低于国外4%的有效运输效率。不过,王煜武指出,“中国已经具备了改善运输成本的能力。
滨化股份的增资,预示着其正加大在氢能源业务的投入。但面对尚不成熟的氢能发展状况,该公司坦言其并购标的目前尚不确定。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