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0 17:44:12 来源:第一财经
欧洲金融界真的要再出现一家“超级银行”?
当地时间3月9日,据消息人士对外媒透露,德意志银行(下称“德银”)与德国商业银行(下称“德商银行”)的管理层已同意就合并德国这两家最大的银行一事重启谈判,且德银方面在一周前就已经对该非正式谈判给予了授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合并得到了德国本届政府,特别是德国现任财政部长肖尔茨(Olaf Scholz)的强力支持:在欧盟能建立起统一且有效的银行和资本联盟之前,德国政府越来越倾向于推动德国企业采取共同一致的立场来维护其利益,并希望借德银与德商银行合并之机,创造一个国家级别的超级贷款机构,为德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提供融资。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3月8日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的收盘价显示,两大银行的股票市值相加超过240亿欧元,这大约占到德国零售银行市场整体份额的20%。
德国财政部是推手
在肖尔茨执掌德国财政部后,他多次公开强调加强国家银行的重要性,这一举动同他的数位前任不同。实际上,肖尔茨采取了比他的前任都更加激进的立场,他认为拥有一家强大且稳定的银行关乎国家主权问题。
肖尔茨在一次会议上说,德银的困境已经给德国的产业政策造成了麻烦,因为它们“缺乏保障商业界(海外)运营所必需的规模和全球战略”。
据英国媒体报道,2月初,当肖尔茨和德国财政部副部长库奇斯(Jrg Kukies)在位于伦敦西北角的德国驻英国大使馆同多位银行家举行会谈时,他们问的最多的,并非英国脱欧或经济下行问题,而是关于当下状况岌岌可危的两家德国本土银行:德银和德商银行。他们迫切想知道,如何能使这两家银行重焕新生,合并是否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德银近年来经营不佳,德银股价更是在2018年成为欧洲表现最差的金融股。有消息称,德国政府曾提出,如2019年第一季度德银的业绩没有明显改善,那么合并将成为唯一选择。且德国政府方面希望在今年在5月底欧盟选举之前,两家银行就可以就合并做出初步决定。
同时,不少德国政界和商界人士都认为,出口导向的产业政策必须要有一个稳定且庞大的国家银行做支柱。
德国众多经济学家也警告称,如果德国想在下一次经济衰退中安稳度过,一个合并后具有稳健借贷能力的超大银行是必须的,这才能令德国企业在下一次金融危机中不需对外资撤出过分担忧。
在肖尔茨的设想中,合并后的这一超级银行将以2万亿欧元的资产成为欧元区第二大银行,仅次于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
具体而言,这家超级银行将持有与花旗银行不相上下的8450亿欧元存款,并拥有超过2500家分行,雇用超过14万名员工。目前,德意志银行雇佣的员工数量为92000名。而这样合并的结果不仅将影响德国自身,还会对整个欧洲大陆的银行业造成影响,或而催生欧洲银行新一轮的合并潮。
超级银行的诞生并非易事
不过,一家超级银行的诞生并非易事:除了这两家银行的大股东美国私募基金Cerberus对这笔交易表示赞同外,其他股东对此都质疑重重。
据悉,德意志银行前十大股东中有5位对这笔合并强烈反对,并有股东警告道:“将‘两位病人’拼凑在一起,并不能创造一个健康的人”。
在过去11年中,这两家银行撤换了8位首席执行官,却仍于事无补。在过去五年中,德银的股价下跌了73%,而德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中对德商银行实施救赎计划之后,目前仍持有其15%的股份。
当下,在任何衡量财政业绩的指标中,德银都处于或接近最差水平。比如,在欧洲大陆的同类银行中,它的股本回报率最低,成本收入比最差,融资却最多。在2011年至2018年期间,德银累计净亏损高达60亿欧元。
2018年,德银的有形资产回报率只有0.5%,仅为其制定目标的1/20。此外,由于不少大机构客户将业务转移,其投资银行上季度也亏损了3.03亿欧元。在这种境况下,德银很难摆脱其首席财务官莫尔特克(James von Moltke)口中“收入持续下降,支出难以削减,评级被调低和融资成本在上升”的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回顾历史,德国银行合并交易从来不顺。2008年,德商银行和德国德累斯顿银行在德国政府的安排下,进行了痛苦的合并过程;同年德银则搞砸了对德国邮政银行的收购。
也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最好应有外国收购者参与,这样两家银行业务重叠少,可以减少失业人数。据估算,这次的并购可能会造成德银行20000名左右员工丢掉工作。不过,目前仍未有外国竞购者出现。
此外,与国际上的诸多著名银行所不同的是,这两家银行均缺乏可盈利的核心业务。举例而言,瑞银(UBS)和瑞信(Credit Suisse)拥有规模上万亿瑞士法郎的财富管理业务,英国巴克莱银行则有持续盈利的零售和信用卡业务。
相比之下,德银和德商银行的运营环境不佳:德国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且从结构上来说无利可图。在德国,占据银行业务主导地位的是,反而是数百个遍布城乡的地方性基层合作银行。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