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5 20:51:23 来源:cai
近日,随着绿景控股(000502.SZ)宣布完成三家医疗公司的资产过户,其向医疗健康领域转型以失败告终,而此次转型也是九年来其第四次尝试转型。
变卖完资产的绿景控股,仅剩车位和少量商铺在售以及每年1000多万元的物业服务费收入,这些是否撑得起14亿多的市值?绿景控股未来将走向何方?
“我们现在还是在找项目转型,不局限于医疗,反正肯定不会做房地产了,目前考察还在进行中,暂未找到合适项目。”2月25日,绿景控股投资者关系部门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按照最新的公告,绿景控股已于2月22日之前完成了北京市明安医院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北京明安康和健康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南宁市明安医院管理有限公司70%股权的过户,转让款合计2.84亿元。
而这三家医疗公司,曾被绿景控股寄予从房地产行业向医疗行业全面转型的希望。自2015年9月开始,绿景控股的定增方案历经三次易稿,融资额从100.54亿元缩水至67.7亿元,此后又遇“再融资新规”,最终在 2018年1月被终止。随后绿景控股陆续注销了明安肿瘤医院有限公司等多家未开展实际业务的医疗机构,将已启动的三家医疗项目打包重组。
在2018年8月对深交所重组问询函的回复中,绿景控股否认退出医疗行业,解释称出售三家医疗资产是因为“尚处于业务开拓期或建设期,盈利能力存在较大压力”,未来“寻找给公司带来稳定现金流、成长性高的、较为成熟的优质医疗资产。”
谈及之后的投资计划,绿景控股投资者关系部门相关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公司正在考察除了房地产的其他领域项目,不限于医疗。
绿景控股的重组报告书显示,拟置出的三家医疗资产占公司2017年末总资产、资产净额的比例分别达到72.22%、206.05%。根据备考财务数据,交易完成后,公司主要资产为其他应收款(占比59%,主要为本次交易的应收股权转让款)和货币资金(占比17%)。
报告书还披露,目前绿景控股无土地储备,无正在开发或待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房地产存货中的住宅已经基本销售完毕,仅剩余车位及少量商铺。重组完成后,除持有南宁明安30%股权外,暂无其他医疗服务相关业务,公司主要业务维持为存量房产销售和物业管理。
据绿景控股过往的年报,2015年-2017年物业管理收入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依次为1198.83万元、1396.53万元和1612.91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绿景控股的物业收入仅来源于一处物业即广州市花都区金碧御水山庄。而小区业主大会有权选聘新的物业服务企业,一旦服务合同失效,上市公司将失去目前最稳固的收入来源。
截至2月25日收盘,绿景控股的总市值为14.64亿元。
“1000多万的物业服务费收入是否撑得起近14亿的总市值?”财联社记者将该疑问抛给绿景控股投资者关系部门时,对方仅回应称:“二级市场股价上的走势,投资者需要自己判断。”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仅靠物业收入对绿景控股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其可能会变成一个空壳概念。绿景控股之后的战略转型导向还是会很明显,转型仍然会是其之后几年的主要内容。”
作为A股有名的壳资源,绿景控股可谓命运多舛。
公开资料显示,绿景控股最初为1988年成立的海口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营生产新型燃料和炉具,后介入房地产业务并于1992年底改制上市。1998年海南润达实业接手原董事长旗下的琼能源法人股成为第一大股东,但1999年因净资产低于注册资本,琼能源被实行特别处理。
2002年8月,恒大收购海南润达的琼能源股份,但2006年,恒大又将所持全部股份转让给广州市天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即如今绿景控股的第一大股东,实控人为余斌。
自2010年开始,绿景控股曾四次尝试转型,从经营高端酒店和写字楼业务到考虑矿产投资,从拟投资柬埔寨木薯种植到进军医疗大健康领域,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的余斌始终没有把房地产开发当作唯一出路。
绿景控股此次医疗转型尝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上市公司还是安全落地。绿景控股2018年业绩预告显示,通过此次出售医疗资产,公司终于实现扭亏为盈,2018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7500万元-9000万元,而2017年亏损了8326万元。
相比之下,另一家向医疗健康等领域转型的地产公司,则一度陷入生存危机,这家公司就是遭遇百亿蹊跷大骗局的华业资本(600240.SH)。
华业资本最早靠房地产起家,2015年由华业地产更名为华业资本后开始在多领域试水,逐步形成了房地产、医疗健康、金融和矿业四大业务板块。从财报可以看出,虽然医疗健康在公司业绩中所占的比重在增大,但公司的业绩却在下滑。
2018年9月,华业资本发布公告称101.89亿元的应收款,因转让方恒韵医药存在涉嫌伪造印章,面临部分或全部无法收回的风险。之后华业资本股价大幅下跌导致爆仓,大股东部分质押股本被强制卖出,剩余股份被司法冻结,机构下调其信用评级,被银行、机构追债并被法院冻结部分资产。
“前几年在鼓励社会办医政策支持等利好政策下,一些投资机构进入医疗机构领域,行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医疗行业有门槛高、投入大、长周期回报以及管理难度大的独有特点,很多资本进来发展一两年后会发现与自身性质不匹配,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部分资本也开始趋于理性,寻求出路。”北京美中宜和首席执行官胡澜曾公开表示。
一家华南房企的内部员工向财联社记者透露:“我们公司买了一家医院之后,投资部发现还是不如房地产赚钱,近两年又把重点放在了房地产开发上。”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