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2 20:51:09 来源:
国内拥有万张床位的大型医疗集团宜华健康(000150.SZ)遭遇猪年“开门黑”。
2月12日,宜华健康开盘后继续第三个交易日跌停,但在午后则被资金撬起,截至收盘该股上涨2.33%,股价报11.40元/股;主力资金亦连续三日净流出,该日净流出金额高达近1.92亿元。
从消息面上看,宜华健康并无利空消息。公司在2月11日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2018年盈利2.1亿元-2.45亿元,同比增长20%-41%左右。
预增的业绩显示宜华健康转型取得一定成效。2016年宜华健康彻底剥离地产业务,完成到医疗行业的跨界,通过一系列收购布局,公司基本形成了医疗机构运营及服务和养老社区运营及服务为主的两大业务核心。
对于2018年的业绩增长,宜华健康表示,主要系旗下医疗投资管理、医疗机构运营、养老社区运营和医疗后勤服务等业务板块实现较好的业绩增长,同时公司持续加速在医疗机构产业布局,医疗投资及医院运营收入都有较大上升,养老业务板块也实现扭亏为盈,为公司的整体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是业绩预增的消息并未给市场带来信心,节后首个交易日(2月11日),宜华健康继续跌停。该日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该股遭到多家营业部的大力抛售,卖出前五名营业部合计卖出约6302万元,而买入前五名营业部金额仅有3871万元。
实际上,宜华健康股价从2018年以来便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去年10月底更是创下自2015年后的最低值。今年以来该股累计跌幅就已接近23%。
在宜华健康转型效果较好的情况下,股价却持续走低,甚至连续跌停,或反映了市场对于公司在转型过程中疯狂收购而导致的后遗症的担忧。
自在2014年确定转型后,宜华健康对外投资并购频繁。公开数据显示,该公司仅在2017年就收购了8家医院,2018年又发起6次收购交易,还试图进军中医领域。根据2018半年报,公司已控股或托管的医院达22家,管理医疗床位数接近10000张、护理床位数超过2000张,跻身国内拥有万张床位的大型医疗集团行列。
持续并购扩张带来了业绩增长,也给公司埋下隐患,首先是居高不下的负债压力和现金流压力。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接近70%,高于多数同行企业水平。具体到负债数据来看,截至前述同期公司短期借款虽然相较年初有所下降,但仍有13.66亿元,而长期借款则继续增长至12.16亿元,还债压力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9月,宜华健康还无奈再次终止了30亿元的配股融资方案,导致公司发展项目遇阻,现金流压力也无法及时缓解。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宜华健康账面货币资金仅有3.63亿元。若未来仍无法及时获得融资,公司发展将面临一定资金压力。
或许正是出于资金的窘境,宜华健康在去年10月计划为全资子公司达孜赛勒康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亲和源集团有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目前正在推进中。
另一大隐患则在于宜华健康高企的商誉。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宜华健康的商誉总额达到21.49亿元,占公司净资产的比重接近83%,位于整体市场水平前列。
商誉成为2018年底以来市场关注的热点。去年11月证监会提示商誉减值风险,近期更是出现多家上市企业因大额商誉减值导致业绩大幅下降甚至严重亏损的情况,一度引发监管机构对有关企业是否存在业绩洗澡的质疑,巨额商誉的企业引发投资者的担忧,宜华健康也不例外。
2月12日下午,宜华健康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表示,根据财务部对公司的业绩预测,公司不存在商誉减值风险。但实际上,宜华健康已有大股东开始逃离。去年11月,宜华健康第二大股东林正刚计划减持近62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最新发布的减持进展显示,该股东已合计减持近433万股,套现金额近5306万元,目前该股东六个月的减持期限还未到期,后续还可能继续减持。
与此同时,宜华健康实控人刘绍喜则打算自2018年10月25日起六个月内,增持公司1.8%-2%的股份。然而目前时间已过大半,刘绍喜尚未实施增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未起到稳定投资者信心的作用。
在高负债、高商誉风险尚未得到释放的情况下,现金流吃紧的宜华健康未来发展存在阴影,投资者恢复信心恐将是漫长的过程。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