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3 10:50:0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周方
[默克尔的离开不但会引起德国国内政坛的动荡,也将减缓欧洲一体化的步伐。作为欧盟坚定而强有力的支持者,没有默克尔的欧盟无疑将失去更多的内部凝聚力,德国在欧盟的影响力也将受到严重影响。法国正盘算着借此机会,将自己打造成“欧洲领导者”,明年5月的欧洲议会选举将是法国实现这一目标的好机会]
对默克尔引退的猜测存在了很长时间,但却无人能够断定是何时。毕竟,她当了13年的总理,稳健地领导德国度过了重重危机,维系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可谓居功至伟。直到最近,当“铁娘子”的一纸声明把这个猜测变为现实时,我们依然为之愕然。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坚韧的女强人在任期还余三年之时就宣布了引退计划,并且主动放弃了下个月连任基民盟主席?基民盟又将在谁的带领下走向未来?后默克尔时代的德国到底将何去何从?
联盟党内忧外患不断
德国联盟党尽管赢得了大选,并艰难组阁成功,但始终内忧外患不断。如今,基民盟的姐妹党基社盟在巴伐利亚州选举中遭遇重挫,紧接着黑森州选举的结果又泼了一大盆冷水。把默克尔作为首要攻击目标的极右翼势力德国选择党不仅成为了联邦议会第一大反对党,而且成功进入所有16个联邦州议会。大联盟政府内部,社民党把自己选票的损失归罪于执政联盟的内耗和路线不明确,其少壮派从一开始就排斥大联盟的组成。
联盟党内部的内斗也愈演愈烈,来自基社盟的内政部长泽霍夫和默克尔因为难民问题几乎撕破脸面,而基民盟内部的右翼势力也正在对默克尔不断发起挑战。这一系列过去很少见到的重大打击使得默克尔腹背受敌,她对权力的控制正在被削弱。而且这个趋势可能愈演愈烈,甚至可能会演化为一出逼宫戏。与其到时候难看地下台,不如选择现在有尊严地离开。
德国执政党在默克尔带领下稳健有余,但其的老气横秋一直为人所诟病,这一点默克尔早已心知肚明,但却迟迟没有把引入“新鲜血液”付诸实际行动。直到今年初,55岁的克兰普·卡伦鲍尔被选为基民盟秘书长,默克尔期待的继任者才浮出水面。默克尔希望能在自己最后一个任期内,逐步扶植新人,让这位与其理念相近的“小默克尔”继承其政治理想。默克尔此时宣布不再连任,或许能借此把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继任者早一点推上前台,以挽回基民盟不断下降的支持率。
默克尔为何急于交棒
然而,是否真能如默克尔所愿,顺利完成计划中的权力交接呢?笔者看来,这不啻为一着险棋。默克尔试图复制自己的成功模式,让卡伦鲍尔完成从秘书长到党主席乃至德国第二位女总理的三连跳。但卡伦鲍尔和默克尔当年的情况不同。默克尔在当选秘书长之前曾经做过8年联邦部长,政治人脉丰富,深得“大佬”赏识。而卡伦鲍尔虽然长期担任州长,有着大量的地方工作经验,但萨尔州人口不足100万,是德国人口最少的州。卡伦鲍尔虽然党内口碑颇佳,但她在国家层面的履历也十分单薄,未担任过任何部长职位,更没有在国际上的声望。
而她的竞争对手中,一位是年仅38岁的卫生部长斯潘,这个22岁就成为联邦议员、不时向默克尔发难、代表着党派中保守右翼的少壮派政治家代表着德国政坛的一股新生力量;另一位则是老谋深算的保守派政治家梅尔兹,这个默克尔过去的老对手在经济、财政和税收政策方面有一套手段,其丰厚的资历也是一种优势。此外,默克尔在支持率下降的情况下,反而可能成为卡伦鲍尔政治道路的绊脚石。
可见,默克尔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把她钦点的继任者送上基民盟主席之位。她的计划若不能成功,新党魁和联邦总理之间的关系将变得十分微妙。而且若基民盟由保守右翼主政,势必将与联合执政的社民党产生更多的分歧。德国政府将由此面临“瘫痪”的威胁,默克尔的政治生涯将提前终结。更严重的后果则是大联盟政府的瓦解,重新组阁,甚至提前大选。这是默克尔也是大多数德国人不愿意看到的。
假如默克尔能再坚持一年,结果可能会更理想。因为,德国经济近年来的出色表现还能让政府享受几年的红利,难民问题也不像2015年时那么尖锐,再加上默克尔坚持和隐忍的品质和强大的内心,这都将有助于其政治生涯的延续,也更有利于卡伦鲍尔政治资本的积累。政治的平稳过渡需要一个较为稳定的预期,而在党代会前一个月作出这个声明似乎有些突然。
当然,默克尔的决定一定有其合理性,或许她已经忍受了太久太久,或许她觉得自己未来的政治影响力会进一步缩减,不利于政权衔接。但无论是谁当选基民盟主席,该党依然最有可能获得下一届政府总理的职位。
后默克尔时代的德国未来
政治方面,民粹主义依然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吸引人的眼球。出于短期的选举目的而使用鼓动人心的激进政治口号,从而吸引不满的选民成为了这些民粹主义政治家的法宝。但是一旦执政,政策的可行性将成为考虑的重要因素,竞选口号中的鼓动性内容往往无法得到执行。即便能转化为政策,也很难去解决实际问题,甚至可能激化更多的矛盾,所以未来政治的主导权仍然会掌握在走中间路线的主流政党手里。但民粹主义对主流党派的冲击依然不可小视,尤其在德国政治的定海神针默克尔引退以后,民粹主义政党和政客有可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政治中来,将使得局面严重碎片化,内部纷争加剧,从而加剧政治不稳定性,极大限制政府在国内和国际事务中的执行力。
默克尔的离开不但会引起德国国内政坛的动荡,而且将减缓欧洲一体化的步伐。作为欧盟坚定而强有力的支持者,没有默克尔的欧盟无疑将失去更多的内部凝聚力,德国在欧盟的影响力也将受到严重影响。法国正盘算着借此机会,将自己打造成“欧洲领导者”,明年5月的欧洲议会选举将是法国实现这一目标的好机会。然而,在内政和民意上的困境无疑为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愿景蒙上了重重阴影。默克尔离场之后,他有可能在欧洲独木难支,这对于德国同样不是什么好消息。
经济方面,尽管德国已经保持了多年的经济增长和财政盈余,失业率也创下了历史新低,但近年来德国国内工资和物价的持续上涨、不动产泡沫的不断加剧都带来了繁荣的背后隐忧,基础设施的不足、贫富差距不断加大、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也将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今年以来,大联合政府内耗不断,效率低下,政令不畅,经济改革方面更是停滞不前。而且这种怪象在一段时间内还将维持,令人担忧。再加上贸易保护主义、英国脱欧、意大利财政赤字、资本市场泡沫等来自外部的不确定性因素,德国经济的下行通道有可能提前被打开。经济的退潮将进一步带来政治上的压力,给默克尔的继任者和整个德国带来巨大的挑战。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