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6 11:48:02 来源:和讯名家
声明: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前言
越南这个与中国有着无数历史交织的邻邦,熟悉到你常常能在街头巷尾听到大家对她的评头论足;但是近代以来,我们实质便与其渐行渐远,陌生到她又好似一朵雾中之花。近年来,媒体对越南的报道与日俱增,旅游的热度也居高不下,笔者怀揣着熟悉又陌生的交集之感,于十一假期前往越南自由行,踏上这片又远又近的新热土。
全球贸易摩擦加剧毫无疑问上了2018年经济领域的“热搜”,而越南,却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开放的贸易政策等,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企业和投资者的关注,尤其是在可贸易的制造产业,其似乎成了鹬蚌相争的得利者。
那越南基建及工业真实发展情况到底如何?笔者带着这些疑问甚至是期许开启了自己的行程,现将自己所见所闻择要呈上,期许能有些以小明大的效果,欢迎读者交流斧正。
概述
越南已经具备经济腾飞前的基础要素积累,对于初为行业研究猿的我,曾努力的通过统计数据试图还原亚洲四小龙、中国制造业崛起的情节,而越南,似乎将那些静默的文字和数据,以一种舞台剧的形式在我眼前铺陈开来:
土地、基础设施、开放的政策、良好的海运港口、人口红利、稳定的政治、勤劳的品质等等,跟东亚赶超型国家的历史那么类似,经常让我有时空穿越的错觉。很明显一点的感受就是,其具有较强的承接低端制造业的能力,这一过程正在发生,未来可能更加明显。
但对于我最为关注的中高端制造业,尤其是资本密集型的中高端制造业越南暂时仍不具备发展基础。耳闻目见,越南现在基建基础仍较为薄弱,工业上也没有太多的资本和技术积累,劳动力教育水平低,此外,越南在国家层面并未聚力重点发展某一重型工业。
一点小小的私心,期待中国企业在越南人中的存在感进一步加强。在越南,到处可见的中国游客,甚至很多商店都能直接使用人民币,但是中国品牌从零售端到工厂,都寥寥无几。中国企业在越南的投资、营销和品牌建设,都有待进一步增强。
经济
背景资料:越南国土是狭长的S型,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突出,国土面积与我国江苏+浙江+福建三省面积总和基本相同(地形上感觉也比较相似)。越南2017年GDP为2,239亿美元,跟中国吉林省相当。人均GDP接近2,200美元,约为与其接壤的中国广西省的40%。
出行感受:以越南的胡志明市为例,其发展和消费水平基本与国内三线城市一致,所以虽然换了上千万越南盾,笔者仍没有体会到做富人的感觉。非核心商圈给人很像中国城市90年代中后期的感觉,整体仍较为落后,有点像电影《江湖儿女》努力还原的历史场景。
富裕阶层开始出现,笔者所住的Airbnb小区与国内一线城市中高档住宅几无差异,市中心奢侈品店也并不罕见,街道上偶尔有零星的豪华轿车,惹人注目。
人口
背景资料:越南人口总数约9,500万,有54个民族,京族占87%。整个人口结构十分年轻,70%的人口均处于15-64岁之间,人口年龄中位数仅为约30岁,处于人口红利阶段。但越南人均受教育年限较低。
出行感受:人口密度大,且年轻人口占比大,街上基本上很少见到老年人,人口结构有些像国内深圳市的感觉。从年轻人的打扮上来看,追求的潮流基本与我们无异,帅哥美女也挺多,看起来十分养眼。青年人口基本不掌握英文和中文,交流时语言障碍大,经常是鸡同鸭讲,手脚并用。
人们工作较为努力,但也同时注意休闲,晚上广场、大桥等公共区域十分热闹,都是休闲约会的小年轻,一幅幅岁月静好的画面。他们消费观念较为超前,如也有部分年轻人使用相对人均收入较贵的苹果手机等。
基建
背景资料:越南的两大平原集中在北端和南端,中间狭长的走廊主要是山地(俗称“一个扁担挑着两个箩筐”)。充沛的降雨,所以水资源充分,电力供应充足,但整体基建水平落后。
出行感受:进入越南接触和感受最多的就是基础设施,整体水平落后。由于地形特殊,一般出行选择飞机,铁路客运不太发达。越南机场设施较为简陋,与国内差距巨大,回到国内机场时和小伙伴们的第一大感叹就是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
城市内部道路基本状况良好,行驶通畅,内部主要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但城市地面公交系统薄弱,也没有任何的地铁线路,整体城市规划显得杂乱,较多矮破的房子,非主干道路也比较狭窄,所以我只能放弃做一个摩托少年的梦想,乖乖的靠Grab(东南亚版本的滴滴)行走江湖。
工业
背景资料: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大量的纺织业产能从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转移到越南,从FDI来看:韩国、日本和新加坡是最大的投资国,中国(含香港地区)排在第四位;FDI中投资规模排名前三的行业是加工制造业,房地产,电力、水利及天然气。贸易政策十分开放,已拥有16个自由贸易协议,截至2018年8月越南贸易顺差达到28亿美金。
出行感受:从见到的家用电器和路上行驶的汽车和摩托车来看,基本上都是日本、韩国和德国品牌,重工业基础应较为薄弱,同时也反映出国内制造业品牌在越南渗透较低。
街道上看到的熟悉的中国品牌只有电子厂小米和华为等,而且广告密度也很低。街道上偶尔遇到的工程机械也不是中国品牌,主要是韩国、美国品牌,有点小小的失落,中国的企业要加油鸭。
文化
背景资料:主要受到中国和法国文化的渗透。节假日与中国高度重合,包括中秋、元旦、春节等,法国殖民70年带来宗教和拉丁文的渗透。历史上越南还同日本和美国进行过艰苦的抵抗战争。
出行感受:越南主体历史文化均以汉字传承;但现在街头基本上看不到汉字,年轻人也不具备任何汉字读写能力。法国的文化渗透主要体现在越南通用文字由汉字变成了拉丁文、欧式建筑,以及大街小巷的咖啡、法棍。
除了博物馆的展览,并未明显感受到越南排华、美、日、法的气氛。此外,街上的店中能够看到很多中国当前互联网文化的输出,包括网络热播剧、网红歌曲、中国明星海报和抖音等等。
写在结尾
回国以后,贸易摩擦事态有进一步扩大之势,作为产能转移的重要目的地,越南又跃然于Wind之上:巨星科技(002444,股吧)投资越南设立公司、国光电器(002045,股吧)在越南设立子公司...
我意识到,我的越南之行仅仅只是“初见”,待我们去探究的东西还有很多,您是否有兴趣与我们一起组成考察团,去越南来一场“重逢”?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工场。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